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93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是语言学习及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疆的具体语言环境着手,以名词对比为出发点,从语言类型学的高度去认识汉语作为孤立语、维吾尔语作为黏着语的本质特点,同时也指出形态分类和句法特征分类的局限性,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语是典型的有形态标志的语言,与动词联系的从属成分一定有“格”的标志,这种形态变化就决定了这些从属成分特定和相对应的句法位置及语义关系。动词和从属成分之间的选择关系十分复杂,直接影响着动词的分类。论文用配价理论来分析研究维吾尔语动词是如何跟其他成分发生关系的,动词“价”的分类以及动词和“价”同现的条件。这将有利于研究维吾尔语动词次类的划分,从而进一步揭示维吾尔语动词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解读谚语的基础上,将维吾尔语谚语中的地域文化特质归结为沙漠戈壁文化、绿洲文化、地名文化、巴扎文化、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科学地分析了《突厥语大词典》在词典学史上的贡献,并通过实例阐释了《突厥语大词典》对维吾尔语词典编纂事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维吾尔谚语中有关女性的丰富多彩的谚语为依据,分析维吾尔族对女性带有时而赞美、时而贬损色彩的矛盾的看法,说明历史上人们对女性的看法和评价,指出这种矛盾的看法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社会家庭生活的深层。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创造和使用的交际工具,充分体现着人的主体意识。语言中所蕴藏的两性意识,不仅是男女两性对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认识在语言中的反映,更是社会、文化、历史对男女两性在语言上的规范与限制。我们运用社会语言学成果,以维吾尔语为考查对象,探索性勾划了维吾尔语性别语言模式,并分析了其形成因由。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语是新疆使用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和汉语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推动了语言的演变,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将从语言本体和社会文化两方面对新疆汉维语言接触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为语言接触理论提供例证,同时为汉维日常交流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维吾尔族通过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汇来丰富本民族的词汇。首先,该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维吾尔语借词的现状,发现维吾尔语中有大量的俄语、英语借词。同时,通过统计归纳总结发现,维吾尔语借词大部分是学术类和生活类词汇;其借入方式主要包括音译词、音译类别词和合璧词;借词的词性以名词为主;有些借词的词义发生了变化。其次,该文还探讨了借词借用的原因,如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等。最后,针对借词现状和借入原则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总之,借词研究在维吾尔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掌握的词汇越多,词汇量越丰富,表达就越顺畅。因此,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论是汉语还是维吾尔语,将词汇进行分解、分类,都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思,而只有理解了词汇的意思,才能继续理解一句话,进而明白一篇文章的表达。该文基于语义场理论概念,按贾彦德先生在《语义学》中对语义场的7个分类,对维吾尔语词汇进行归纳分析,运用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从多元的角度分析和研究语义场,以便语言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语义场存在的重要意义,进而达到理解记忆词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