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罗老,你们这栋楼住有30多位文物战线的老专家.他们几乎都曾下放鄂南的向阳湖.我想请您介绍几位值得宣传的邻居。  相似文献   
2.
张静 《收藏》2012,(9):132-137
为历史名城保护立法是他人生的另一个“主题” 1950年,26岁的罗哲文被调往文化部文物局(后改为国家文物局),成为这里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此后,他一直没离开过国家文物局,和他所热爱的古建筑、古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起初,罗哲文担任业务秘书,专门从事全国古建筑调查研究和保护维修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2,(7)
罗哲文,1924年生,四川宜宾人,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49年参与了《全国重要文物简目》编...  相似文献   
4.
柯萍 《收藏界》2013,(2):118-119
接到《收藏界》杂志的邀请,为罗哲文先生画像。原本这段时间特别忙,但因为是为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画像,便应允下来。  相似文献   
5.
高玉涛 《收藏界》2012,(6):2-F0002
本刊5月15日北京专电: 十公元2012年5月14日夜23:19分,乌云遮月,星光失色。享有“万里长城第一人”美誉的我国古建筑泰斗、万众敬仰的著名文博大家罗哲文先生走完了他88个春秋的光辉历程,安详地驾鹤西去,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6.
董凡 《收藏界》2012,(6):113-113
突然听到罗哲文先生逝世的消息,深感震惊。因为在前不久举办的收藏界十大事件与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上还见到精神矍铄的罗老,至今我还记得当时与罗老侃侃轻语时如沐春风的感受。我一直认为罗老身体硬朗,一来觉得千金难买老来瘦,二来罗老敏捷的思维毫无老人之态。  相似文献   
7.
阎正 《收藏界》2012,(6):114-115
2012年5月15日,罗哲文先生与世长辞。 罗哲文先生是继梁思成之后中国古建筑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尤其对我国古长城的修复与保护,穷毕生之力,创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是名符其实的"长城守护神"。  相似文献   
8.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1946年开始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梅辰 《收藏》2006,(2):130-132
“历史上研究长城的人不可谓少,但他们都是从文字、历史资料中去研究,真正把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我也许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梅辰 《收藏》2006,(1):128-131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早年师从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及刘敦桢。他是我国研究长城的权威学者,他对长城的起止位置、修建年代及功用提出了新的科学观点,认为明长城东起丹东虎山,而非人们所熟知的东起山海关;他是我国从事长城修复的第一人,正是他的工作使八达岭长城在1953年得以对外开放;他是我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