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明显改善并取得了迅速发展,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崛起极大地触动了美国的神经,并引起了种种猜测和分析。本文在对近年来中国东盟以及美国东盟经贸关系初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崛起”对美国的潜在影响以及关国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戚永颖  王凡 《留学生》2010,(9):31-33
作为音乐家的戴敏,她成功地在美国纽约举办了多场个人音乐会;作为商人的戴敏,她在华尔街有着自己的商务咨询公司;作为学者的戴敏,她与丈夫米勒·怀特著书立作创立国际关系新学派;作为妻子的戴敏,默默地站在怀特身边照料丈夫每个生活点滴。就是这样一位“小”女子,却承载着一个宏大心愿,要与丈夫一同撑起中美关系的一片新天域。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艺术家徐冰以发明所谓“天书”而闻名。对于懂中文的人而言,他发明的这些“天书”并无文字意义,徐冰的某些创作包含了英文单词的具象化符号。尽管如此,讲英文的人仍会误认为它们是中国汉字。徐冰的作品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某种似是而非的误解。在美中关系发展过程中,类似的误解持续困扰着双方。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8,(1):170-173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先生的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著名画家熊红钢先生作为特邀嘉宾赴美参加美中关系50周年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5.
布热津斯基在为戴维·兰普顿的新书《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作的推荐中说道:"美国不仅应更多地了解中国,而且应更多地学习中国,唯其如此,美国才更有可能与崛起之中国维持建设性关系。戴维·兰普顿富有远见,他的指教非常及时。"作为布热  相似文献   
6.
<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在谈判中合作>是研究当代中美关系的一部力作.该著特点突出,材料翔实,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结论比较客观公正.但该著也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欧洲,尤指法国是传统汉学的中心,"中国研究"则是以美国为中心。费正清是公认的中国学创始人,也是"中国学之父"。他打破了美国传统汉学的模式,研究近现代的中国从而确立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研究。本文旨在从4个方面探讨费氏对美国的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美国中国学研究由传统的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学研究过渡的领军人物;促使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形成学科化、机构化的特点;"冲击—反应"研究模式的特点和影响;使美中关系史研究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中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略窥到美国汉学(中国学)研究发展的轨迹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只有美国更深入了解美中之间各方面的利益,才能找到双边合作的良机。在这一最新合作案例中,美中已经取得了利益的一致。这是此次美中首脑会晤令人兴奋的成果,也是美中关系在新的领导任期内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网消息,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于2010年10月揭晓,中国作家韩少功以其作品《马桥词典》成为唯一的获奖者。纽曼奖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美中关系研究所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对华语写作做出杰出贡献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相似文献   
10.
美中两国领导人对两国关系提出“新型框架”的概念。其关键要素之一就在于促使美中两国不要过分纠缠于双方的短暂分歧,而要认清双方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重大意义。这一新型框架最终在于确保“既有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冲突不再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