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2篇
科学研究   196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沈羡云 《阅读与鉴赏》2009,(10):25-26,55
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在航天中也如此.水是维持航天员生命和进行正常工作的最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08,(19):26-26
在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翱翔太空的两年后,又有两位航天员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飞上太空,三年之后又有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有一人实现太空行走。本书以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线,全面介绍了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本文系该书前言。"神箭"嘴飞,"神舟"远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单人升空遨游,到双人五天联袂飞行,再到三人上天一人出舱太空行走,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创造了一个一个新的纪录。中国连续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成为屹立于世界高科技之林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3.
李选清 《军事记者》2006,(10):38-40
《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专家是这样评价这篇特写的:作者以军事记者特有的视角,全景式记录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太空这一举世瞩目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写法上,记者采用了零距离第一现场目击的“镜头组合”式笔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笔触细腻、流畅生动,文中还穿插了对杨利伟当年出征太空的回顾,使全文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英雄携手飞天》见报后,受到了广大官兵和读者的好评,国内许多网站都作了转载,并引来热评。一篇只有1500多字的现场特写,何以赢得如此殊荣?回顾采…  相似文献   
4.
孙崇峰 《中国广播》2004,(11):57-58
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安全返回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篇现场报道,在第一时间及时播报了航天员杨利伟平安出舱的全过程,向听众报告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的喜讯。成功之处有四:  相似文献   
5.
2004年5月20目前后,艳阳高照的中国首都北京,来了一位持殊的俄罗斯女客人。她就是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她对中国航天有着浓厚的兴趣,参观了中国科技馆的航天展览和其它一些与航天相关的地方,希望加强俄罗斯与中国在航天方面的合作,并希望中国早日飞出第一名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6.
2011种理想     
还记得那篇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吗?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总有人要问你,长大了要成为什么?科学家、钢琴家、画家、警察、医生、航天员、企业家……很多的理想,很多的憧憬。那时,除了远大的理想外,还有很多爱好和独特的坚持——拥有一把迷你的冲锋枪;把大树掏空变成房子;收集海边的沙子;坚持每天拍一张自己的大头照;去世界旅游;永远和邻座的她在一起;坚决不剪过腰的长头发;养10个小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的理想也都各不相同。或许你的理想既没有老师教导的那样伟大,也不像家长期望的那样辉煌,或许你从未向别人谈起过,说出  相似文献   
7.
《少年科学》2013,(10):11-13
你还记得吧——今年6月2O日,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在“天宫1号”上为我们上了一堂奇妙生动的太空课。除了精彩的讲课,你还看到了航天员们轻松自如的笑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一个阳光绚丽的日子,笔者有机会探访了位于京郊的“中国北京航天城”,观看了正在积极备战“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的航天员地面模拟训练、新研制的“神六”航天服、“神六”飞船进场前的测试,以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一派中国航天技术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振奋。“神六”出征太空倒计时走进飞船的总装测试房,大厅中央竖着一块“倒  相似文献   
9.
刘名远 《小读者》2011,(6):52-52
第一艘载人飞船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乘坐这艘飞船的航天员是加加林。"东方"号载人飞船之前,在第三次飞行试验时,飞船载了两只狗和50只老鼠,  相似文献   
10.
柳峰 《科学启蒙》2011,(12):4-8
2011年9月29日,《科学启蒙》小记者们异常兴奋,这是为什么呢?哈哈,原来这一天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的日子。为此,小记者们吃过晚饭后就团团坐在一起,收看着"天宫一号"发射的直播视频。当晚21时25分45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