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家:著名作家,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谍战题材小说,多部作品被拍成电视、电影,在民间拥有巨大的影响力。2008年麦家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在文学界享有很高声誉。他说,辛酸的童年在后来的岁月里变成一种馈赠,让他的成功,看起来像是一场完美的"复仇"。  相似文献   
2.
正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深邃的思想、高尚的人格、绝妙的华章,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刘斯奋曾在一次会议上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吮吸着鲁迅的乳汁长大的。"在中学语文课本(含初中、高中)中,他是古今中外入选作品最多的一位作家。据不完全统计,有如下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社戏》《故乡》《阿长与山海  相似文献   
3.
拄着双拐,右脚层层叠叠缠满了纱布——昨天,作家刘震云以一身“伤兵”打扮出现在新浪网,与读者进行交流。尽管这是他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首次露面,但他却要先为自己的伤情解释一番:“一个多月前,我是正当的活动迈出了不正当的步伐,所以有点骨裂。”但他调侃说,给他看病的医生非常高兴,而且还迸发出了语言天赋,这位医生揶揄他道:“你这是一失足成百日恨!”  相似文献   
4.
拄着双拐,右脚层层叠叠缠满了纱布——昨天,作家刘震云以一身伤兵打扮出现在新浪网,与读者进行交流。尽管这是他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首次露面,但他却要先为自己的伤情解释一番:一个多月前,我是正当的活动迈出了不正当的步伐,所以有点骨裂。但他调侃说,给他看病的医生非常高兴,而且还迸发出了语言天赋,这位医生揶揄他道: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讯,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长恨歌》,近日遭到上海《咬文嚼字》和读者的挑错。有语言文字专家指出,《长恨歌》一开篇说:上海弄堂里的闺阁,也讲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6.
黄思思:樊教授,您好!很荣幸能跟您探讨一些文学热点问题。最近,随着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炉,我省作家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最终与莫言、张炜、刘震云以及毕飞宇的作品共同获得了此  相似文献   
7.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公布的最终结果,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以及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5部作品胜出,获奖者均为各地作协主席。结果一出,众议纷纷,茅盾文学奖由此被批为严重偏离了奖  相似文献   
8.
《你在高原》是长长的行走之书,在广袤大地上,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诚挚凝视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不懈求索理想的高原。张炜(微博)沉静、坚韧的写作,以巨大的规模和整体性视野展现人与世界的关系,在长达十部的篇幅中,他保持着饱满的诗情和充沛的叙事力量,为理想主义者绘制了气象万千的精神图谱。  相似文献   
9.
自从2008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秦腔》之后(或可再往前追溯),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越发萎缩。《高兴》《古炉》《带灯》《老生》一路追读下来,虽则一如既往的既厚且重,表现题材和叙述方式刻意求新求变,却横看竖看不好看了。笔者并不否认他的新作《老生》保持着相当的艺术水准,在当代文坛中并非下品——然而其畅销与小说品质无关,主要得益于如假包换的"贾氏出品"这块招牌,但是将其放在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终于开播了。3月5日,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和代表聊起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勾起了他很多回忆,并透露"下乡时跟路遥住过一个窑洞"。《平凡的世界》,是已故作家路遥的经典之作,它既写出了一代青年的"中国梦",也是影响了几代青年的"励志书",既"叫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又"叫座"畅销了几十年。潘石屹更是亲自为该剧代言,说这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而我关注的则是当下年轻人的反应。我曾遇到该剧一位年轻演员,他说自己并不很喜欢原著,我也很怀疑今天的年轻人能否接受这部小说。毕竟小说的笔法相当朴实,而主人公之间的故事也过于清淡了。现在流行的是《五十度灰》这种重口味。更容易形成代沟的,是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原著写的是"文革解冻,人性复苏",是特定时代的治愈系与励志文,而今天这个时代,是"物质过剩、屌丝认命",这样的题材还能否激发读者的共鸣?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也有着与我类似的视角。他在教学中观察着90后学生对此书的反馈,而年轻人对该书的理解(比如爱情)也确实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