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淘茶     
《大观周刊》2006,(35):88-88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茶人一卷书,尽享淘茶乐。淘茶铺,个人,厂商进行茶品,茶具交流,失言,销售的淘宝之地,佳茗,美器让我们一同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晚饭后,爷爷照例又喝起茶来,只见他的茶杯里积了黄黄的、厚厚的茶垢。这时,我突然想起刚从书上看到的知识:茶具内壁长出的一层茶垢,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物质,人在喝茶时会把这些物质摄人体内,危害健康。于是,我劝爷爷把杯子洗一洗。经爷爷同意后,我开始给爷爷洗杯子。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对茶情有独钟。据说,今日之日本人对我国陆羽《茶经》的研究,比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工夫茶和中国茶艺已在日本生根发芽,并获得了发展。日本茶艺、茶道秉承中国茶化之精髓,于不断领悟中融入创意。今天日本人喝的主要是绿茶,其中有一种玉绿茶,茶末绿得微蓝,有幽幽的感觉。用古茶碗、立式椭圆形茶盅等茶具来冲泡,茶味涩中有甘,  相似文献   
4.
雷国强 《收藏》2014,(6):82-87
浙江婺州窑烧制出成熟青瓷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弱式微于元末明初。婺州窑是一个地方性历史名窑,虽然有着庞大的窑系,悠久的生产历史,但其声名远播实得益于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一书。《茶经·四之器》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婺州窑所生产的茶具当时仅次于越窑和北方耀州窑,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5.
张天琚 《收藏》2014,(4):45-51
四川是人类苛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最早提到茶的历史文献是古辞书《尔雅》,书中记述了茶的栽培。西汉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杨雄的《方言》、  相似文献   
6.
结缘乌龙茶     
早在福建期间,就知当地老乡有喝乌龙茶的习惯。有用细巧精致茶具的.也有用大茶缸泡的,黑乎乎一大堆,活像秋风扫落的枯叶,喝一口,中药一般的苦,便对此君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7.
杯子     
杨轩 《大理文化》2008,(4):15-16
1991年3月,我到北京参加人民币反假培训会议,晚上出来闲逛时途经王府井,在一个茶具专卖店上买了一套紫砂茶器,确切地说是一个茶壶和八个杯子,店主说,这是全国著名的宜兴紫砂器.……  相似文献   
8.
我喜欢喝茶,尤其是与爱人一起品茶,我们经常会在孩子熟睡后,拿出茶具,选出一种喜欢的茶叶慢慢品。也许是白天的工作过于忙碌,难得的寂静让我们倍感珍惜。说来奇怪,那天他起身去厨房,望着对面的空位子,我忽然泪流满面。如果有一天我们老了,他先我而去,我还会坐在这里品茶吗?我有勇气面对一个人的老后吗?  相似文献   
9.
张佳玮 《教师博览》2014,(11):22-22
在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待遇有点像东方明珠之于上海。你远远看见塔了,就会被卖纪念品的小贩围住;许多路标都会告诉你如何更方便地接近塔。与铁塔隔河相望的夏悠宫是公认的观塔好景点,所以游客遍布,以至于夏悠宫周围的小贩都精通英、德、西、中、日等诸国语言。但你跟巴黎人提到埃菲尔铁塔,他们就会流露出上海人听到东方明珠或南京路时的表情。  相似文献   
10.
提梁壶鉴赏     
徐明岐 《收藏》2006,(1):56-60
清代饮茶之风尤盛,人们饮茶不仅讲究茶叶的质量,贮存的手段,制泡的方法以及水质的好坏,而且越来越注重茶具艺术品位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