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巳年七月二十八日星一闰六月初五日早阴午晴甚凉薄暮微雨就文奎堂取《四妇人集》,阅之,鱼玄机、薛涛、杨太后、孙蕙兰四家。嘉庆中,黄荛圃为云间沈氏所刻,椠本精妙。然索价六十,未免奇昂。八月二日星六闰六月初十日晴热庐陵聂先著《玉林国师小传》,先,康熙时人。苏睿珍著《霭楼剩语》四卷。周杏农好为伪书画,绐朝贵。杨乃武一名来武,丙子,及葛毕氏皆被释。丁酉岁,予(陈学)督浙学,乃武尚存,臬司某恶其健讼,捕系月余,始释之。徐午阁作《梨花雪传奇》,咏黄淑华事。午阁母葛氏,亦遭寇殉节,故午阁好表…  相似文献   
2.
薛涛作为中国古代才女中的一位代表,她是唐朝女诗人中的领军人物。薛涛她把自己的视角延伸到了自己生活的现实,表现了独特的忧国忧民情怀。在这些诗歌中,薛涛往往表现出男性化的那种阳刚之气,不仅在风格上,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有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唐才女薛涛和越南黎末阮初的喃诗女王胡春香作为两国文采风流的女诗人,她们的诗歌中均流露出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女性意识。二者的女性意识在追求合理的婚姻制度、渴望交游唱和的自主意识以及高昂的参政热情等方面存在着共性,但又由于时代环境、婚恋经历和价值取向等的不同造成了她们诗歌中女性意识的个性。二者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男女性别定位,在两国文学史,尤其是妇女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清末民初的诗坛和词坛上,只要提到湖北的樊增祥,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樊增祥(1846—1931年),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又号天琴,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出身武官之家。幼聪慧颖悟,勤奋好学。少时即有文名。后游京师,出张之洞、李慈铭门下,得恩师指点门径,文名更盛。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累官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女性文学史中有一种特有的现象:娼妓文学。薛涛和温琬则分别是唐、宋两代娼妓诗人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她们二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其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的差异,以期深入到娼妓诗人丰富而又活跃的内心世界,了解她们的生活,她们的心情,她们的灵魂私语。  相似文献   
7.
女性情怀辉映男子气概——试论薛涛诗歌中的双重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女诗人薛涛,一生命运坎坷,但她以诗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薛涛的诗,是其经历的文学记录,更是其心声的表露。一方面,她的诗是其女性情怀的表露,这是她遭受男权世界压迫的曲折表现;另一方面,她的诗又表露出强烈的男子气概,这与她长期与男权世界中的精英人物酬唱有关。全面认识薛涛,应该认识到薛涛诗歌情感世界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8.
中唐女诗人薛涛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男女性别定位,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其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平等爱情观、独特女性视角,以及女性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西门城楼上,共三层,精构细筑,气势宏伟。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膝子京谪守巴陵郡时重修,并嘱范仲淹撰《岳阳楼记》,岳阳楼自此名气更大。后几度废兴,至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行修葺。  相似文献   
10.
今人爱才、赞才,古人也是这样,只是古人的赞语与今人比起来显得不落俗套,丰富多彩又文雅贴切。八斗之才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的文学才能,为当时和后世所推崇。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对曹植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后人因此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夺席之才典出《后汉书·戴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喜欢谈"经",在正月初一令能够谈经的群臣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