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秋词》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把我的诗兴引到蓝天上了。  相似文献   
2.
李月葵 《广西教育》2008,(19):60-60
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蕴含丰富、韵律优美的特点。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晤情入境,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感情朗读、优美画境、自主感悟、自由想象、优美音乐等,引导学生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的好爷爷     
高漫  季自勤 《红领巾》2007,(5):57-57
我的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在泥里、水里摸爬滚打了50年,至今还不肯撇下农活。因此,爷爷57岁生日那天,当老师  相似文献   
4.
在绿树葱茏的桂子山,在名师云集的文学院,理论家、评论家、作家诗人都不少;但是,既研究诗歌理论、儿童文学又亲手创作诗歌的老师却不多。年逾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的张永健老师,就是这样一位集诗歌评论家、儿童文学史家及诗人于一身的学者。诗情、童心与理趣.在他的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张可久的散曲以西湖为中心形成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从中抽绎出湖光山色、水边佳丽、东坡诗兴与林逋梅魂等因素,以此作为切入点恰可观照张可久的心灵指向。  相似文献   
6.
赵俊辉 《阅读与鉴赏》2009,(11):32-33,48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诗人皇帝。话说有一天。乾隆去郊外巡游,刚好下起了大雪,漫天都是飞舞着的雪花,他一时诗兴大发,便吟出了几句诗:  相似文献   
7.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诗兴勃发,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康桥美丽的景色里,驰骋在诗人奇异的想象之中。全诗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营造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人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流连,对往昔的眷恋,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一首《再别康桥》,  相似文献   
8.
孙振宇 《军事记者》2007,(11):56-56
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翻阅自己的一本名叫《绿野·蓝天·碧海》的摄影作品集。我之所以如此珍惜这本集子,不只是因为这些摄影作品是自己  相似文献   
9.
享耳 《家长》2013,(8):58-59
那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清朝时,有一位县太爷,他邀请驸马和员外一同饮酒。此时,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县太爷诗兴大发,提议以“雪”为题,三人来对诗。驸马听后,马上有了灵感,举杯说:“白雪纷纷落地。”  相似文献   
10.
“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从创作对象的角度来说,倡导缘物而感;从作者主观方面来说,提倡寓情写意;从主客观合一的作品层面来说,倡举意在言外、回味无穷的审美境界。通过对“兴”的考察与分析,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传统的心物关系与灵感理论的基本特点。不仅诗兴活动是中华民族对待心物的审美态度在诗学精神中的升华,而且中国诗学精神本身也正是通过“兴”这一重要范畴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