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玉明教授.他就我国新闻史的研究以及中国新闻史学会的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2.
李晓光 《中国广播》2013,(12):52-56
梅益,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第一位把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给中国读者的译者,这本书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梅益生前在广电系统工作长达28年。在他的领导下,新中国广电事业在农村普及了有线广播网、建立并初步完善我国的对外广播系统、建立了第一座电视台和第一所培养广电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4年1月9日是梅益同志的百年诞辰,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刊发特约记者李晓光的专访《让全世界都听到中国人民的声音--赵玉明教授谈梅益同志对共和国广电事业的贡献》和陆原同志撰写的回忆文章《领导开拓彪炳后世》,以此,深切悼念和缅怀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广电事业缔造者之一--梅益同志!  相似文献   
3.
查看资料,你会发现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这样记载的:  相似文献   
4.
庞亮 《中国广播》2010,(4):51-53
1940年12月30日,伴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延河边的两孔土窑洞中发出了第一声呼号——XNCR。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于4月3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行,会议由现任会长赵玉明主持。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顾问邵华泽、徐心华,早年创业者张之华、陈业劭、白润生等教授先后发言,就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创办经过、发展历程、未来展望进行了畅谈。  相似文献   
6.
庞亮 《中国广播》2005,(9):38-42
今年9月28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无线电专家、中央广播事业局首任局长、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李强同志的百年诞辰、从1952年他转到外贸部门工作后,广电系统的人们对他的印象已逐渐淡忘。为缅怀李强同志的光辉业绩,本刊特约记者目前走访了曾经访问过李强同志的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玉明教授,请他谈谈李强同志的革命生涯特别是对无线电和广播事业的重大贡献。下面是采访实录。  相似文献   
7.
作为北京广播学院的第一个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由赵玉明教授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以下简称《通史》)从1990年开始立项,历时13载.于2004年1月面世。  相似文献   
8.
庞亮 《中国广播》2007,(1):31-33
2006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6周年纪念日。近几年,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广电系统的许多同志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时都要抽时间到延安西北的王皮湾去瞻仰“中国人民广播诞生地”纪念碑,参观当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射机房的旧址——两孔石窑洞,从中感受延安广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发扬延安广播的革命传统,努力办好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18日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温济泽同志的百年诞辰。从延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温济泽为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披荆斩棘,探索新路;60年代起为培养新闻人才和促进新闻学研究的发展呕心沥血,贡献了毕生精力。为了缅怀温济泽同志的光辉业绩,本刊特别邀请了曾与温济泽有过密切交往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原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玉明教授以及温济泽的女儿温飚大姐帮助组织策划了此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庞亮 《中国广播》2010,(5):58-61
记者:1980年12月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更改之后,是如何开展纪念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