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929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高职教育愈发关注,专业课程的重视,使得文化课的地位岌岌可危,高职数学课程更是如此。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对高职数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激发高职数学课堂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更加夯实的基础,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立足精心设疑、把准时机、巧用方法和拓展设疑等措施,力争帮助学生在疑问中实现乐学、会学和学会,让高职数学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搞好图书催还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没有不下台的演员,没有不散场的观众,鼓掌一百零一次,还是有一零二次的落幕。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  相似文献   
4.
5.
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项目管理与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涉及通借通还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现有3种:总馆-分馆管理模式、分散-共建管理模式和分散-整合管理模式。3种管理模式在组织架构、管理链、资产管理、馆藏与服务等方面各有长短。由通借通还的普及引起城市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个体制创新思路,图书馆直接对市民负责,城市与城区各级人大代表控制拨款,委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具体管理,可以把“分灶吃饭”与总分馆制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图3。表1。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6.
一、堂组织技能的杨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的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为学生剧造生初活泼,主动地学习的条件,使课堂充满愉快、和谐的气氢,霞络达到预用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郡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挂能。  相似文献   
7.
国内图书馆弹性借期制下的催还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图书催还模式——弹性借期制度,并进一步研究了它的可行性与读者接受度,以及在此模式下读者意向最高的催还手段。  相似文献   
8.
徐迅雷 《青年记者》2006,(21):39-39
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出新的挑战的今天,传媒业下一步的竞争焦点何在?媒体军师喻国明先生为我们指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乍听起来,好像很费解的,但细读之后,我们会发现其所言离我们的实践并不遥远。目标对了,才能走向成功,这对数码时代的图片编辑来说,更是显得紧迫。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大的媒体被造假的图片蒙骗,引起事端,数字传媒专家闵大洪先生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没有中间地带,珠三角的地市级媒体可谓深处其中,但他们不惧竞争,乘势而为,竟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鲶鱼效应”初显。  相似文献   
9.
80年代虽历历在目,却恍如隔世,近几年更成为知识界追怀或反思的对象。这本访谈录适时出版,约谈十一人,多为时代弄潮儿:阿城、北岛、陈丹青、陈平原、崔健、甘阳、李陀、栗宪庭、林旭东、刘索拉和田壮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25日,家住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新农村的苏庆财夫妇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听着他说话的声音,看着那张熟悉的脸,苏庆财一眼就认出他正是自己10年前捡到的4万元钱的主人。当两双手紧紧地据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哥,这事俺们做得不光彩,太对不起你了,太对不起了!”而这个中年男子则同样激动地说:“兄弟,你千万别这么说,当年我态度不好,是我对不起你啊!”“你放心,钱在公安局里,我会证明失主就是你!10年了,这4万元钱早就应该还你了啊!这些年它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着我呀!”[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