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130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非接触科技“?它是一种利用各种非接触技术、通过各种非接触平台而达到人和人、人和物之间不通过“接触”就可以实现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目的的科学技术。事实上,非接触科技包含了非  相似文献   
2.
其它     
《信息系统工程》2001,(11):10-10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报刊、广播、电视这些大众传播媒体而言的,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在线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传播形式。从内容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从过程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这样,原有的以材质、样式、符号系统等物理形态,  相似文献   
4.
郝钰 《职业圈》2011,(36):114-115
一、旅游物联网应用 伴随着全球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正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物联网产业已被公认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首次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系统,即物联网概念。  相似文献   
5.
详细叙述了广泛应用于架空线路上自承式光缆(ADSS)的特点,以及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与对策,是选用(ADSS)光缆设计与安装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电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规模和质量的差距日益缩小,从而更加激化了相互之间的竞争,为了争取更多的用户.数据通信网(DCN)作为基础电信运营商通信管理网(TMN)的支撑网络平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建设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率的数据通信网络成为各运营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将以DCN的网络现状为例,从其网络结构,业务功能等方面对DCN的建设架构和发展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传输信息和各种支持系统的增多,更多交换功能与智能赋予传输系统,人们已经用“传送网”概念来代替“传输系统”。因为“网”比“系统”的意义更确切,包含的功能与作用更丰富更广泛。同样地,作为本地交换局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最后一段里程的传输系统(过去称为用户环路载波系统DLC)亦宜称为用户接入网AN,尽管看起来它只是连接本地交换局与用户的接入传输系统,部分或全部地代替本地线路网,但由于技术的进步,已经具有复用,交叉连接和网管等功能,所以,称接入网更恰当。  相似文献   
9.
帧中继网络的组成 帧中继网络由三类基本要素组成:帧中继存取设备、帧中继交换设备以及公共帧中继服务,见图3。 帧中继存取设备也称为客户前端设备,用户借此得以访问帧中继网络并通过网络在广域范围内传送信息。存取设备可以是网桥、路由器、主机、专门的帧中继“PADs”或其它类似设备。一股来说,同样的存取设备既可以用于专用网络帧中继交换设备也可以用于公用帧中继服务。 帧中继交换设备是指用于传送由存取设备提供的帧中继兼容格式数据信息的装置。它们可以是T1/E1多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计算机通信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整合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