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夏梅说     
张劼  钟惺 《中文自修》2004,(9):54-54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  相似文献   
2.
3.
评钟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惺诗论的贡献在于“引古人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探索了继承与借鉴的关系;讲究机锋,把乱世的诗论引向了神宗;辨析灵心与深厚,纠正了七子与公安的偏颇,钟惺的诗作虽然反映现实的作品不多,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时代的阴影和人民的苦难。  相似文献   
4.
陆云龙是明末清初的评选家、出版家。在竞陵派风行的时期,他选评、出版了一些钟惺的诗文,表现出较为现代的小品文概念,以及与钟惺较为相近的文学观点:反对复古模拟,文学要表现情感,要讲究作品的结构,等等。这些对于陆云龙、钟惺的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钟惺《三国演义》评点针对性强,是非界限分明,并多是针对具体人物所发,他对照历史并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念对人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点,当然,对于不同人物钟惺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根据他对人物的评价划分出了不同的鉴赏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兵 《兰台世界》2008,(5):54-55
锺嗣成撰写《录鬼簿》,搜集材料的时间较早,其材料来源是友人提供和交游所得,执笔撰写大约为天历二年(1329年)或至顺元年(1330年)。这部著作,花费锺氏的心血前后达15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清物说"是晚明竟陵派提出并阐述的诗学主张,它的理论架构不仅局限于此,本文通过"清物说"的成型与特质,钟惺"清物说"的提出及诗歌创作,以及"清物说"的诗学史意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8.
骨气与词彩的矛盾是汉末建安至初唐时期诗坛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而锺嵘自始至终都力求以曹植诗骨气与词彩兼备的美学标准品评诗人,然而诗坛的实际却往往无法兼美,锺嵘对某些诗人的具体品评与其诗歌史地位的认定也由此而产生分歧,遂导致了左思"虽浅于陆机,而深于潘岳",但左思在《诗品》中的诗歌史地位却不如潘岳的结果。"深"、"浅"之评不代表品第之优劣,"深"之内涵为词彩繁密,略有芜漫之嫌;"浅"之内涵为词彩简省而行文洁净,有气骨柔弱之弊。  相似文献   
9.
自钟惺的《诗归》开始响誉晚明文坛,托名之作也陆续出现。其中题名钟惺的《名媛诗归》是一部较为特殊的评选集,因为此书所选评的对象主要是女诗人的作品。评点者反对复古模拟、崇尚自然真实,这些观点,与钟惺文学理论所强调的内容大致相同。《名媛诗归》的评点也是很有价值的,它一方面宣传了妇女文学的魅力,另一方面宣传了竟陵派的文学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晚明文坛,竞陵派裔承公安,却又在师心中寻求古人之精神,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竞陵派在政治糜烂时代对文学革新的探索.竞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前后期领袖,故又号"钟谭体",其形成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钟、谭的订交;<诗归>的编纂;钟、谭的交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