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文学创作中,同一母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笔下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笔者试就彝族民间剧《阿左分家》和蒲松龄笔下的《阎王》等作品,从叙事学的角度比较同一时代下,同是冥游母题,民间文学和文人作品在叙事中的不同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尽管在龚育之住院时就知道他的病情无法妙手回天,尽管参加了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但直到现在还是无法接受他已经离去的事实。读到在他去世后出版的《龚育之回忆:“阎王殿”旧事》,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相似文献   
3.
判官换头 在我国清朝大作家蒲松龄的不朽名著《聊斋志异》里,有一篇名为《陆判》的故事,讲的是一位与阴曹地府阎王手下的陆判官成为挚友的秀才。 有一次,这位秀才与陆判灯下对酌,无意中谈起他的妻子,肌肤白暂,体态婀娜,性格温柔,持家勤俭,唯其面容丑陋,难以见人。  相似文献   
4.
另一种地狱     
《档案与社会》2009,(5):1-1
一个人死后。在去见阎王的路上,路过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东方朔》里面出现过几次见阎王之类的话。其实东方朔是不可能见到阎王的。因为那个时候中国人还不知道阎王这回事儿呢。阎王,也就是阎罗王,出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被汉化,还演化出了十殿阎王,并且为道教借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传统宗教民俗里,农历七月一向被称为鬼月。传说七月一日这天,阎王会下令打开地狱之门,把那些长年累月在地狱中受刑煎熬的鬼魂们送到人间作短暂的停留,享受人间香火。千百年来,人们已习惯了在七月把自家逝去先人的祖灵"接"回家里,早晚供奉茶、饭  相似文献   
7.
《体育博览》2011,(9):60-63
上学那会,只要电视剧里面的坏人最终被干掉.好人们都会解恨的说一句:阎王叫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直到《新白娘子传奇》的时候才活生生的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原来阎王爷的时间观念如此之强。  相似文献   
8.
阎王鼻子水库冲砂闸坝段胸墙砼工程已结束,当初对胸墙支撑进行设计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及市场原材料供应状况,考虑了几种技术方案,经过方案比较,推出并在施工中采用了一种认为是最优的方案,实践已经证明,胸墙支撑设计不但技术可行,而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
有一只狗死后向阎王哭诉说:“生前我历尽千辛万苦,终日与垃圾为伍,遣人嫌弃:填不饱肚子不说,冬天还得忍受风雪的摧残;天天夹着尾巴做狗,拼命地对人摇头摆尾,有时还为了二小口填牙缝的剩菜而不得不和同伴打个头破血流。身为乱离犬。不如太平人。人生来就可以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可以活得有尊严,有头脸。我祈求阎王让我转世为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柳妈这个底层小人物的角度分析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源,初步揭示了他们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吃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