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青 《传媒》2017,(6):22-24
2016年12月15日,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得了“年度最佳纪录片”“最佳纪录长片”以及“最佳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三项大奖。感谢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对这部纪录片的肯定。评委会主席、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刘效礼将军说:“全世界的男女老少都应认真地看一看《我只认识你》,以应对人类老龄化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正从预播信息发布到正片与观众见面,《舌尖上的中国2》用时四个月才从幕后走到台前。本片制作与播出联合体本以为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亮相,能引来满堂掌声,却不料掌声所及之处,嘘声也随之而起。先是网友发现白马占堆所爬之树前后不一,继而发现兰屿海面上腾起的飞鱼国籍不明,接着是对王子钰母亲的"三观"展开争论,再后来又对王子钰的家境和身  相似文献   
3.
当今,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文明社会到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中,工业生产和城市化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影像形式,能通过对生物、环境等重现,展示完美抑或破坏的生态,①是承载"生态文明建设"观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电视生产力的发展也是这样。"中国电视发展年度创新榜"今年已是第三届,本届评选新增了"年度创新人物"奖项。评委会的初衷是: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电视生产力的发展也是这样。在年度创新榜上,十大频道、十大栏目、十大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上星。而我们的十大人物不同于主持人,别说上星,就是上台的机会可能也不多,观众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1月16~18日,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在成都举行,来自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及各省区的几千家机构报名参评、参展,5000多名来宾参加。第二次亮相四川电视节的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以下简称央视纪录频道),不仅作为"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的联合主办方,还举办了"央视纪录频道主题推介会"、"国际纪录片之夜暨‘金熊猫’颁奖活动"、首届"中国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纪录片国际合作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备受业界瞩目。  相似文献   
6.
万小菡 《视听界》2014,(5):97-99
一、说受众关心的事新媒体的出现,增加了纪录片传播的渠道,电视台和视频网站都提供纪录片的播放平台,更多人能看到并了解纪录片。纪录片传播更加迅速、覆盖面更广,持久影响力得以增强。新媒体时代,纪录片说什么、怎样说,仍然是最重要的。人们可以用手机、摄像机记录和传播感兴趣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黄小腰 《大学生》2014,(23):75-75
有云的地方,就有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两个人的地方,就有排行。这时代信息爆炸,资源过剩,我们一犯选择恐惧症就求助排行榜。又是"自媒体"的时代,人人皆成信息源,家家都能打榜。上网搜一下,竟然搜出个"中国排行榜网",网页上满眼都是"十大",十大今日最热新闻、十大最热网游、成都十大美女、十大最差工作、挖掘机技术十强……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3月,身为总导演的陈晓卿带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再度回归。对他而言,让纪录片和美食结合在一起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从纪录片编导到街头"吃货"陈晓卿,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摄影专业。24岁那年,陈晓卿进入中央电视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可这个冷门的圈子并不好呆,因为市场狭窄,被业内  相似文献   
9.
“我能说的已经写了,你去看我写的文章。”陈晓卿的朋友张立宪这样答复我。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说,"如果要想使得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一个艺术品)激发人们的美感,它就必须以情感的形式展现出来,必须使自己成为一种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在文学创作中,"情感性的表现,首先是挖掘其中的情感内容,创作者在众多的客观事物中应该选择最动感情的人物和事物来表现。其次是注重情感的投入,情感的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