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英俊 《教师》2011,(1):46-47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如竞赛课、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教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每节公开课老师们都会花数倍于平时备课的时间,极尽所能地准备好各种资料.集思广益,精雕细琢,力求标新立异,并进行多次反复的“打磨”,因此涌现了不少精彩的课例。  相似文献   
2.
我执拗地相信,总会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丽,惊世骇俗,绽放在古今中外世人的眼前。那种美丽不需要盈盈的眼波、摄人的微笑,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或被遗忘。它可以永恒,被时空定格,像永不凋谢的花朵,飘逸着长留心间的清香。  相似文献   
3.
"江南女子的婉约",是多数人对盛新凤老师执教风格的评价,这位来自浙江湖州的女老师从长相、声音再到执教风格,都浅浅荡漾着太湖的微波。她就像这个季节该有的桂花香,打开窗,香气便飘入,这般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仿佛盛老师的教学风格是这样清新、自然。以《去年的树》《"番茄太阳"》《青海高原一株柳》三节公开课为例,本文重点探讨盛老师清新自然的课堂文本解读过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4.
张华 《家教指南》2003,(4):18-25
云冈石窟窟顶雕饰图案是极其珍贵的。本文试就窟顶的不同形式和内容,逐一描述分析,并探讨云冈早、中、晚三期窟顶图案的特征、雕饰做法及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5.
6.
顾小花 《语文天地》2012,(21):59-60
相对于初中记叙文侧重情节的叙述,高中记叙文对语言的要求更高,在文通句顺的基础上,还要求语言秀美、深刻、生动形象、有哲理等。想要达到这些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语言进行巧妙雕饰。一、选用动词出华彩准确选用动词,就是要仔细推敲、比较,选出最合适、最形象的,能创造精彩效果的动词。  相似文献   
7.
唐爱莲 《阅读》2015,(14):18
先说个谜语给你猜猜:“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你一定猜到了吧?对,是荷花。荷花盛开在夏季,它清雅高洁,被称为“六月花神”。自古以来,荷花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诗人李白写出了荷花的“天然之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代周敦颐赞美荷花是冰清玉洁的“花中君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因荷花而格外美丽。  相似文献   
8.
《人民海军》报的通讯《"马氏团队"传奇》,在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评奖中喜获一等奖。评委们的评价是:该作品文风清新朴实,文笔酣畅淋漓,通篇没有空话套话,作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原汁原味,真实感人。  相似文献   
9.
我从来没有认真地想写什么《自传》。可是也曾想到过:如果写的话,就把一生分为八段。《留德十年》是其中一段,《牛棚杂忆》是其中另一段,这都已写成出版了。如果再写的话,就是清华求学四年,因为我自己的成长是与清华分不开的。但也只是想了想,并没有真正动笔,一直到了今天。到了今天,想把已经出过二十四卷的《季羡林文集》继续编纂下去,准备先编四五本。我已经把《学海泛槎》(学术回忆录)交给了江西教育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吴鸣华先生。但此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参加省名校名师观摩活动,授课教师立足文本,扎实训练,引领学生挖掘文章内涵,让笔者对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有了更深的认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本色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