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秀华 《双语学习》2007,(5M):110-111
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将东方传统美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传世之作《雪国》。作品的核心是淡定的美学追求,充满着纯净、空灵、忧郁的色调,集中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空虚美。这种空虚美的构筑源自于作者自身固有的审美意念,展现在作品悲美的主题和唯美的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2.
叶溪 《华章》2011,(22)
文章从学习了中国文化养分并扎根自身文化特质的日本的传统文学巨著--紫氏部的<<源氏物语>>谈起,讲到日本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川端康成的<<雪国>>,粗略地分析了日本文学"从取之于世界到走向世界"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雪国》主题探讨,可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部《雪国》"。可以将其主题归纳为浮士德式求索,主要表现在驹子、岛村和作者川端康成身上。岛村是无目的的求索,最终得到肉体和精神的拯救与净化;驹子虽生活不幸,但依然求索不止;川端康成求索的则是日本的传统美,呈现出"故乡"找寻意识,继承和发扬了物哀情调和幽玄理念。  相似文献   
4.
川端康成在其名作《雪国》中以深邃的文化理念和别具一格的观察视角营造了独特的感觉世界。他以新颖的艺术视角和细腻的文字成功地建构了叶子和驹子的形象。两位身份卑微的女子在命运挫折面前保持着纯朴之心和积极虔诚的人生态度。那夜空中火花般的生命力是川端康成独特的审美视角,是他在文学空间里构筑的感觉世界。川端康成在文本中运用了象征、隐喻的艺术手法、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以及时空的模糊化处理等方式构筑着这一独特的感觉世界。  相似文献   
5.
汤欣 《语文知识》2013,(1):123-125
日语拟声拟态词均属副词类,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汇,拟态词是描写状态的词汇。而在汉语中,拟声词又叫象声词,归属特殊词类,拟态词则属形容词和副词。拟声词、拟态词多是日语的一大特色。本文提取川端康成的《雪国》里的这两类词,从词形构成、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静态的分析展示其使用特点,以及与汉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打雪仗     
高洪波 《阅读》2015,(11):4-5
我的故乡科尔沁草原,一到冬季,便转入雪的世界。人们称之为"雪国",是毫不夸张的。故乡的雪,来得早,走得晚,有时刚近深秋,正是"草枯鹰眼疾"的时节,雪就轻灵地渡来了。那雪花虽非李白诗中所夸张的那般"大如席",但较关内所常见的斯斯文文飘洒而下的雪片们来说,绝对要豪迈得多!一片片如鹅毛,似棉絮,不过个把钟头的光景,大地就白了脸。要让它们由着性子落一夜,早晨起来你可就有事干了:或者是房门被雪封住,需要跳窗户出去自我解救;或者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道路陡然消失,需  相似文献   
7.
张慧仙 《考试周刊》2011,(55):27-28
雪国》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叶谓渠译本在中国读者中影响最大。本文拟从具体事例出发,探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疑点与难点,同时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蔡丽华  吕晨 《大观周刊》2011,(18):28-28
雪国》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评论家把它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抒情文学顶峰”,也有评论家批评它是“死亡的文学”,表现的是“颓废的美”,这说明川端康成创作的复杂,挂。而笔者认为《雪国》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悲哀的美”,作者把“悲哀”与“美”这两种似乎对点的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独特而细腻的笔触,最真实地传达出日本民族灵魂深处的东西,营造出极具东方魅力的独特的审美情境。  相似文献   
9.
宫宁 《考试周刊》2014,(43):26-27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三个重要人物的描写表现了无常的美学观,体现了人生的虚空与无奈。以空灵和虚幻的景色为背景增添了悲观主义色彩,川端康成眼中的"美"是呈现在虚幻之中的美,而这种"美"又预示着"美"之必然无常、必然消亡的消极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最喜欢的一本书:《雪国》推荐理由:喜欢雪国的清冷寂静,在书中感受驹子与岛村不对等的爱情,感受这一个国度的悲欢离合。虽然爱是最美的徒劳,但有太多人因为美好而奋不顾身。我们都似雪花,为了飞舞,不惜坠落。我真正的读书是从高中开始的,那个时候,对于写作,我还是个门外汉。只知道,如果看书,应该就能写出最好的文章来。慢慢的,我便可以从一个写作文的人,变成一个写作的人了。高中的书是藏进月光的。那个时候对于书的记忆,便是我和同学去校门外的书摊租书,她租言情的,而我却看谁的名气大,就租谁的。我是从那里读完张爱玲的小说,也是在那里知道了村上春树和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