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好的新闻故事化作品需要记者深入到故事的底层去挖掘新闻资源。这里的故事底层即指新闻中那些往往被人忽略、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或是不为人知的背景,难以不可揣摩的新闻主角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新闻带有强烈的市井特质,更能在社会上引起共鸣,从而产生说服力、震撼力。如何去故事的底层挖掘新闻,写好新闻故事呢?  相似文献   
2.
从汶川大地震看我国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作为极具震撼力和极高关注度的报道领域,我国主流媒体对此次突发事件的报道无论从报道的策略、手段、方法,还是从参与报道的媒体种类、数量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张林 《青年记者》2006,(11):21-22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孙侃 《文化交流》2016,(2):42-44
正海峡文化同根。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交流中彼此加深了解的两岸文学。洛夫(1928—)是台湾著名诗人,被誉为"中国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洛夫自称"诗魔",既指创作手法新颖独特,也指对诗歌创作极度热爱,至今,已出版了37种诗集。龙彼德是位在浙江乃至全国颇具声望的诗人和评论家。他把洛夫当成诗学研究的对象,30年来孜孜不倦,结出  相似文献   
5.
郭防 《华章》2011,(3):1-1
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满眼的物欲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和修养,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读书对人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那些在寂寞中散发着思想光华的好书,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和淘洗,被公认是能够流传于世的、具有相当艺术震撼力和艺术品位的文化精品,反复阅读,仍不失其本质和品性,能够丰富我们的心灵和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6.
我曾长期为自己还算可以的口才自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一言堂”是我的教学风格。自认为课堂上滔滔不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灌向学生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所以,我唱着独角戏,不停地自恋着又不停地抱怨着,可怜自己满腔的激情,却遇上那么一群木讷、缺乏才情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盛可以正在成为文坛的一个热点。我想。这股“盛可以旋风”,除了其小说内容上的震撼力之外,还来源于小说的语言艺术。盛可以在2003年获得“最具潜力新人奖”,语言的尖锐而富于个性,是她的获奖理由之一。读盛可以的小说,非常惊讶其运用语言的精美与老练,大量比喻的运用构成其小说一个闪光的亮点。无处不在的比喻,带着生活的质感。飞动着作者的想象。展示着敏锐的艺术感悟力。盛可以自己说过,“我的小说中有许多比喻。运用精确形象的比喻,也能使语言站起来”。  相似文献   
8.
标题是文眼,是全文画龙点睛之处。标题具有震撼力、感染力、亲和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解放     
在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词汇里,有许多闪光的“历史名词”,这些“历史名词”以其独具的时代震撼力和历史韵味,或存于档案文件。或流传于人民群众中。它们是浓缩的历史,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一滴水见太阳,揭示这些名词蕴含的丰富历史与时代价值,无疑对我们今天是一种借鉴和启迪。本期推出的是:解放。  相似文献   
10.
"审美情调"是在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鉴赏时经常会发生的现象.对此,应该重视客体的色彩、形状特征,以及主体的"回忆-联想"机制,因为正是两者之间的互联互动,使审美震撼力转化为艺术魅力,从而让"审美情调"得以缘发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