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今河南辉县百泉藏有一北宋碑刻,上有苏轼所书"苏门山涌金亭"六大字,并有"眉山苏轼"落款,碑刻上另有两处题记,史称涌金亭碣。碑文书法风格近似颜体,又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苏轼至辉县百泉的时间应为元祐三年(1088年)九月十七日至元祐四年(1089年)四月之间,碑文应题于斯时。碑刻题记详细记载了此碑的流传情况,此碑刻最早被汲郡胡戢收藏,后被进士孔揖、邑佐李琦收藏,最后邑令王嗣晖将其镶嵌在涌金亭内,流传至今。由对胡戢的考证可还原其和晁补之、苏轼、苏迈、张耒的交游情况。而胡氏藏匿此碑四十年,反映了北宋新旧党争的政治状况以及苏轼仕途和苏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于同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由此,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也都依本地区的文化特色相继出台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地方性法规。2014年1月1日河南省也正式颁布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河南省辉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百泉药会"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百泉书院始建于公元951年,其独特的教育和管理模式,给中外教育史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宋末元和明末清初的两个历史时期,百泉书院作为全国的化教育中心、全国三大最高学府之一,地位特别重要。研究和探讨百泉书院两次复兴的沿革和教育规律,对于当代的大学改革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百泉药会起源于隋代兴起的卫源庙会,清初演变为全国性药材大会;清代百泉药会虽然历经多次迁会风波,但在各界有识之士的鼎力相助下,仍旧不断发展壮大;道光年间的辉县知县周际华相当重视度量衡管理,颁布了与度量衡管理有关的禁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