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学子人文教育的重镇及中华文化精髓的传承者,中国传统文化理应在高校图书馆发扬光大。高校图书馆应是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的实践者,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和谐精神的典范,兼容并蓄应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办馆原则。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的新进路:“和谐←→合力←→活力”(“和合活”观),体现“和合活”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和顺模式"坚持"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以政府、企业、村民"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构成了"和顺模式"的外部环境和内生之源。从经济视角看"和顺模式",其保护与开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村民参与,实现政府、企业、村民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型师生关系体现在民主的课堂教学之中。做好民主性英语课堂建设工作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淡化教师权威,激活学生创新灵感;淡化教材权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注意师生角色切换。  相似文献   
5.
服饰美与人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趣味爱好是分不开的。服饰美要根据人的年龄、性别、生理条件、职业、场合、环境等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源泉。和谐文化通过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认同,增进民族自豪感,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情,而起到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坚持和谐理念:用和谐理念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种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用和谐态度正确对待外域文化;法治文化与和谐文化相融合。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得以延伸,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GDP本来是一个表征财富的普通符号,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作为财富象征符号的GDP却成了人们竞相追逐并加以炫耀的对象,甚至成为国家的最高目标。于是,作为人们崇拜对象的GDP反过来异化为人们的主宰,步入一条反和谐的不归之路。在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的大背景下,在失衡之路上狂奔的GDP必须回归和谐,确立新的和谐GDP理念。和谐哲学为和谐GDP提供了理论可能性,而和谐社会建构实践的展开为和谐GDP奠定了坚实的推广基础。作为和谐GDP三个维度的和谐产出、和谐分配与和谐消费,彰显了GDP的和谐向度。和谐GDP的“三和”之维.有利于营造出和谐心态、和谐世态与和谐生态,使和谐GDP客观上成为和谐社会的理想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8.
民法原理不能为劳动关系的稳定诉求提供合理的法理解释,而雇员身份的特殊性可以给劳动关系的稳定诉求提供独立于民法原理的另一种法理基础。在民事身份的演化过程中,正身份和负身份的古代法含义随着契约社会的发展,转变为强势身份与弱势身份,但并非所有的负身份者都能合乎民法原理和逻辑地接受其社会化的保护政策。雇员身份与民法内在逻辑的冲突决定了民法社会化的范围无法合理地延伸至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关系的稳定诉求是由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人身从属性所衍生的义务决定的。而且,人身关系先于财产关系,因而,对劳动关系而言,稳定诉求比和谐诉求更为本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相较之下,更具有稳定性和理论抽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是指对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优秀价值理念的包容。横向来看,是对西方优秀价值理念诸如理性、正义观念的包容;纵向来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如和谐理念的包容。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价值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性、民主、自由,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的观念集合和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话语,文章联系"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中国武术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阐释和谐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探究武术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功能,得出武术文化有助于加强和谐社会构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