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2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质量问题多年来一直是高师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实践证明,在教育学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前言课的教学;只有在教学活动展开之前向学生讲清楚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和“课程目标是什么?”这四方面的问题,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当前理论界对邓小平1975年整顿研究的整体概况出发。比较了各学派研究的初步成果,着重从指导思想、整顿的具体内容、整顿取得的成绩、整顿中断的原因以厦整顿的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不同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和分类汇总,系统概括了1975年整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指出1975年整顿的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以来,由于对课改理念的僵硬化解读,学校精细化管理制度带来的压抑与控制,以及盲目模仿带来的伤根性移植,师生教学行为出现了异化现象:教学资源开发异化为材料的堆砌,教学方法选择异化为学生盲目的探究,教学环境营造异化为缺乏深度思维的"热热闹闹",教学评价异化为盲目赞扬。对课改理念进行个性化解读,学校积极营造创造性教学氛围,以及唤醒师生主体意识是教学异化行为矫正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总结性评估工作是我校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主线,目前已进入了倒计时和攻坚阶段,我们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目标,全力以赴,扎实整改,从各个方面努力,打好总结性评估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中,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主要目的和要求,而绪论内容是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基于二者不同地位和功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完成绪论教学任务需要突出对绪论内容的疑难点述解,而具体的疑难点述解是以总体上把握为指向的,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及其广义上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理论体系和相互关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史演进过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四个特征"等。在述解具体疑难点过程中,所述解的内容存在着交叉和贯通,并都从不同侧面展开了其指向的一致性和统一性。通过这一展开,更利于学生从不同侧面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延安整风运动和建国初期的整风运动,在中共党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拟从整风发生在关键时刻、整风的方法、党的领导与当时的中心任务三个方面来分析两次整风的相似之处;从发生的背景、内容、准备和进行的时间以及存在和遗留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他们的相异之处,以期对党史研究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晓宁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3):66-67,84
山水是中国文学的传统题材之一,但在宋代正统散文中却不易找到以此为题材的作品。然而宋代词序中却有不少可以山水小品视之,成为山水小品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的归宿之一。之所以如此,与词序是一种非独立的文体不无关系,通过分析以姜夔与周密为代表的山水词序便可得以印证。  相似文献   
8.
李维桢是晚明名士,目前他的诗学成就学术界已经有人进行了为数不多的研究。基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中留下的谱序进行研究,以期发现他的谱学观点,同时探讨李维桢家谱评价思想及这一思想的渊源,并通过李维桢谱序中的材料间接推论李成梁的籍贯问题。  相似文献   
9.
《秋夜》由两大地点(后园与室内)和五大意象(后园的夜空、枣树、小粉红花,室内的小青虫、火)构成。后园和室内决不只是单纯的地点转换,分别象征鲁迅的情感世界和心灵深处,这是破译《秋夜》意象象征意义的一个关键。透过意象组成的关系,隐含着怕爱、要爱和对攻击者的反击等三种爱情心理。《野草》后面的散文诗分别承袭了这三种爱情心理。《秋夜》拉开了鲁、许之恋的序幕,是《野草》的序。  相似文献   
10.
叶适的《水心文集》卷之十二收录序文34篇。其中包括29篇书序文。这些书序文反映了叶适的文学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文章的教化作用;文学须郁然有彩和抒发情性;肯定文辞之工,不满侈靡文风;各朝均有短长,切忌文人相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