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从关心人的基本需要到引导人的终极追求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表层往深层推进的过程。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应从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提升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几个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管理视野中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高校教师的“奖惩性评价”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励教师努力工作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必须注意解决缺少人关怀、重形式而不重实质、随意性过大而科学性不强等问题。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应当关注教师的发展,应当是过程管理中的一种动态考评。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文关怀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当前低效困境的一种内在诉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方式与有效性实现的新途径。在将人文关怀理念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四个科学走向,即复归人性、回归生活、彰显个性、走向幸福,以此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视界,实现其教育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5.
论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诉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文关怀问题。大学的使命在育人,而非制器。因此,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创新,体现新的管理观,反映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指导和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尊重大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他们的学业和个性发展提供各种可选择的空间;正确对待大学生的错误行为,为他们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发展环境,以全面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7.
终身学习背景下学校和社区关系的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向是从人文关怀出发对教育本真的追问.学校和社区作为教育过程实现的重要场所,在历经了三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二者隔离阶段,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附学校阶段,学校社区的合作阶段)后,在终身学习思潮的推动下,继续走向对话与融合.本文通过对当前学校和社区关系的反思,以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新世纪以来日本一项全面的、战略性的教育改革,职业生涯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相联系又有所区别,与终身教育目标相一致又丰富了其内涵,旨在通过教育促进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从而为社会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质劳动者。其对于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在于:以政策为导引,将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生的每个阶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摒除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怀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9.
走向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刚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2):5-8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符合人的本性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和全过程关注学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人文关怀理念,正确选择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关怀内涵,努力营造人文关怀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树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1):19-20
高等教育事实上是在做人的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在对青年中的中坚力量进行"做人"导向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为此,如何使未来社会中的主流人才具有高尚的思想素质和为人品格,从而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性地服务社会,就成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