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382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完全免费 | 722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20314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861篇 |
2021年 | 2204篇 |
2020年 | 1167篇 |
2019年 | 2471篇 |
2018年 | 1860篇 |
2017年 | 3062篇 |
2016年 | 3738篇 |
2015年 | 5623篇 |
2014年 | 14954篇 |
2013年 | 17489篇 |
2012年 | 19043篇 |
2011年 | 21067篇 |
2010年 | 16583篇 |
2009年 | 13953篇 |
2008年 | 17226篇 |
2007年 | 11835篇 |
2006年 | 7908篇 |
2005年 | 8422篇 |
2004年 | 6659篇 |
2003年 | 5723篇 |
2002年 | 6103篇 |
2001年 | 6759篇 |
2000年 | 5626篇 |
1999年 | 1010篇 |
1998年 | 581篇 |
1997年 | 341篇 |
1996年 | 237篇 |
1995年 | 172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2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论学生的自主学习 总被引:263,自引:0,他引:263
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78-83
本文从自主学习的实质、内外条件、教育干预方法等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了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质上是对学习的各方面或者学习的整个过程主动作出调节和控制,它具有能动性、有效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征;学生的自主学习依赖于自我意识、元认知发展水平,内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意志控制等内部条件和教育指导等外部条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改善教学模式和针对学生学习的某些具体方面进行指导两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问题 总被引:124,自引:44,他引:80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组织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今天在南京大学隆重召开了,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的会议,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115,自引:0,他引:115
姜振安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7):48-48
一、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按照“任务”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知识穿插于每个任务。当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大显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时,学生总是兴趣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9,自引:3,他引:106
在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作用、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体系、学制、终身教育、合作教育以及全面小康社会与高职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96,自引:29,他引:67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传统实验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与创新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创新能力,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从而探索出一条通过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5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相似文献
7.
8.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 ,这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人们普遍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 ,也是世纪初我国教育者的两项重大使命。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 ,什么是创新人才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本文就这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学风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风问题的新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并从思想观念、基本养成、氛围熏陶、机制激活、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