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2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八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它的特质是:一方面,腐朽的一切仍处于统治地位,却已露出摇摇欲坠的端倪;另一方面,新的思想向旧的一切开始了虽不强大却是根本性的冲击,因此,都在动摇着封建主义大厦的根基。这时产生的三类形象——败家子形象、卫道形象、新生事物的形象,都在不同层面揭示着封建社会已近末世的信息。《红楼梦》中的三类男子形象正具有这样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传播语境下,《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历史叙事的载体,积极探索建构媒介记忆的创新路径。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其抗美援朝战争纪念话语,呈现抗美援朝精神在我国主流话语空间中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3.
4.
电视剧《绝密使命》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影像语言谱写了红色交通线上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塑造了勇于牺牲、绝对忠诚的基层党员形象,弘扬了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拓宽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基于ontology智能检索系统的底层数据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景 《情报学报》2004,23(3):297-302
本文提出了构建基于ontology检索系统的底层数据结构应具有面向对象的特性 ,同时也提出了数据结构设计中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的一切本是平等的,但也就像是植物按照高低有了高下一样,人类也在漫长的进化中有了牢固的等级,而这远远比植物间的更复杂。甚至在相同的地域、相同的文化背景下,那鲜明的等级使所谓的上等人,几乎连坐着都有滚滚财源足以保障他们安逸的生活。而底层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7.
李伟华 《语文知识》2011,(1):55-56,59
在现代文学史上,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都市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过多的国家、民族意义,其作为城市的意义逐渐消解。在当代文学时期,上海的自身意义开始显现,出现了许多关于上海日常生活的作品。新世纪以来,上海想象又有新质出现,王安忆的《悲恸之地》非常鲜明地表达了底层人眼中的另一种上海想象。  相似文献   
8.
<正>忒俄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约前370—约前285,又译"塞奥弗拉斯特""狄奥弗拉斯塔斯")生于希腊莱斯博斯岛(即米蒂利尼岛)的伊勒索斯,是漂洗工墨朗特斯的儿子。作为亚里士多德门下成就卓著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评价他说:"悟性极高且为勤奋。"忒俄弗拉斯托斯原名图尔塔谟斯,亚里士多德因其勤学善辩,特命名其为"忒俄弗拉斯托斯"(希腊语,即虔敬的、有敬神精神的演讲者)。公元前323年,亚里士多德任命忒俄弗拉斯托斯为逍遥学派的继任者,并将自己的手稿赠给他,还将其子  相似文献   
9.
杨绛先生在《老王》一文中讲述了一位善良、老实的三轮车夫的故事。散文写于1984年,在时过境迁以后,作者回忆起这位处于社会底层的老朋友时,却发出了对于"不幸者"的"愧怍"。那么,忠厚的老王不幸在何处,竟让一位七旬老人心境久难平复,愧疚不已?探究整个作品,我们最容易得到的信息是老王生活处境上的不幸。首先,老王的身体是不幸的。老王不仅年老,而且两只眼睛都有问题:一只瞎眼,一只患有夜盲症。后来不知得了什么病,总不见好转。其次,老王  相似文献   
10.
烂尾楼,蜗居地。就像“城市实际上是农民工建的一样”,商品房也是经农民工的手盖起来的。民工是建设图纸的实现者,但他们毕竟只是按工取酬的打工者,只赚取一点低廉的工钱:如果这点工钱还不能及时兑现的话,那么,他们就要讨薪了,年关讨薪早已成了常态,讨薪讨上一两年、三五年也不鲜见。可是,谁能想到,有一大批人讨薪要驻扎下来,讨上15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