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成语“哄堂大笑”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哄堂”出自唐代御史台一项有趣的制度.据唐人赵磷所著《因话录》记载,御史台是监察机构,共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御史台的最高长官由正三品御史大夫出任台长,副长官的官衔是知杂事侍御史,也叫“杂端”.御史台有自己的厨房,吃饭时大家都集中到公堂,如果没有公事要讨论,同僚们都只是互相拱手作揖而已.如果有公事要讨论,就要按照官衔的等级分主次坐好,即使每个人都举着筷子,也不能说笑,正襟危坐.  相似文献   
2.
司谏是封建王朝监察部门御史台中的官员。欧阳修致函的这位姓高的司谏,名叫“若讷”。这名字无论取自他的父祖,或是后来他自己改的;无论出自庭训或自箴,倒真能反映他的性格——装聋作哑,明哲保身。让这样的人当言官,真所谓历史的误会啊!这样的人,又怎么与文名赫赫的欧阳学士产生了纠葛呢?读了这封信,我才明白,他们之间发生的,真是颇具戏剧性的性格冲突。  相似文献   
3.
文章梳理了五代时期的8次立法,认为以往学界多因五代的"滥刑"及司法黑暗而忽视甚至否定五代的立法,其实五代的立法承上启下,多有建树,其对宋以后的法律体系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对五代法律的全面研究尚有待深入,作者从梳理基本史料入手,以立法为中心,提出了五代立法技术、御史台在立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等值得关注的问题,并考辨了重刑与滥刑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虽有“比德”,但主要反映的是苏轼写诗时的心理状态:自信无罪,维护自尊,向往自由,泰然自若。作为士人群体的典型代表,苏轼在文字狱中的士人心态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辉煌时期,也是监察制度发展完备时期。唐代为预防腐败,保证官员廉洁履职、恪尽职守,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备的监察体制,御史台即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唐代地方也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监察制度。唐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和变革创新,对唐代的反腐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贪污腐败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诗经·大雅》中即有贪人败类之语,中国东汉的梁冀、南宋的贾似道、明代的严嵩、清代的和珅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贪官污吏,不仅直接损害普通民众的利益,而且威胁政权稳定,因  相似文献   
7.
东坡闲话主诗人龙吟:作为苏东坡人生重要分水岭的"乌台诗案",究竟是因何引发的?始末如何?且听黄玉峰先生细说端详——元丰二年(1079年),在湖州任上的苏东坡被押到了京城。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年三月,苏东坡离开江苏徐州,四月二十日到浙江湖州上任。此前,他因在徐州抗洪救灾,立了大功,得到了皇帝嘉奖。他的警惕性更差了,对新政的弊端又口无遮拦地批评起来。他不知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唐代的西京御史台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对东都御史台则关注不多,一般只是在研究西京御史台时涉及到东都御史台。东都御史台设置的时间并非通常认为的开元以后,而是高宗龙朔、咸亨年间。东都御史台的监察范围较广,负有分察六部与监察礼仪、监察百官、监察司法、推按大案要案及审理一般民事案件之职责。  相似文献   
9.
张楚展 《大观周刊》2012,(30):16-16,14
御史制度自秦汉建立以来,发展至唐朝已经日臻完善。单从制度层面来说,唐代的御史制度完备且合理,并在唐代特别是初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唐代御史职权的动态运作中把握唐代御史监察制度的成熟的法制理念与运作原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监察制度自秦汉创立,在隋唐时期得到重大变革,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御史台制度。特别是唐代的御史台机构完整,所属台、殿和察三院分工明确,制度健全,职权扩大,对唐代的发展与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唐代御史台制度的发展历程出发,简述其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能,并结合我国现行监察制度的实际去寻找一定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