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以前.曾有一首名叫《生活)的朦胧诗让人记忆深刻诗的内容只有个字——“网”。  相似文献   
2.
李泽厚成名于1950年代,却在1979年到1989年之间,成为“我们时代最灵敏的思考”;在“读朦胧诗和李泽厚长大的一代”中,是新启蒙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有人说他要做柏拉图笔下的“哲学王”,也有人说他想做书斋里的革命,无论如何,他是在那个集体癫狂、思想禁锢的“革”年代里,仍然保持着清醒思考的知识分子之一,是一个在众人失语、学术满目荒芜的年  相似文献   
3.
1月6日 晴 很久没有写下如此精致的题目了,是的,很久没有这么沉重而又充满希望地等待一件事的到来,纵使它就像《等待戈多》里那迟迟不来的希望,我也依然苦苦等待它庄严神圣的到来,等待“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朦胧诗这一文学现象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尤其是这种诗歌思潮产生的社会原因与它在诗歌发展道路上的意义是有学术性和现实的价值。从心理机制这个角度来审视朦胧诗人群体的情绪结,旨在从一个新侧面阐明朦胧诗所达到的思想内容的高度和艺术探索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1985年以后,“朦胧诗人”逐渐引退,“朦胧诗”的单向度写作已经不再为更年轻诗人所满足。随着国人艺术观念的解放,诗歌写作风格也日趋多样。以时间为标志的“第三代”、“70后”、“中间代”、“80后”和以作品价值取向为标志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立场”、“下半身”等命名相继出现;各种写作潮流之间分野日益明显,并引发多次论争;民刊的日益兴盛与互联网的出现,使诗歌写作和发表打破了以前官办刊物的垄断地位。这一切,使近20年来的中国诗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6.
朦胧诗”曾经引起旷日持久的争论。其实,“朦胧诗”不过是回到了诗自身,回到了由独特的“符号”构置而与世界同构的“体式”。因而,解读“朦胧诗”关键是解读其“符号”,译解出它们所蕴含的“意义”。人们对“朦胧诗”的困惑和贬斥,其主要原因,在于新诗先天性的偏斜而带来的读者的“欣赏情性”。“朦胧诗”的贡献,就在于它取缔了用线性思维去寻觅诗的“思想内容”或“主题思想”的做法,而敦使人们用“辐射性”思维去把握诗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作为"第一只报春的飞燕"的朦胧诗在其艺术性生成的艰难历程中,逐步节制了政治性对诗歌审美性和艺术性的侵蚀,自觉地开拓诗歌表现的个人域地,并在字里行间里洋溢着对自我的肯定和尊重,使诗歌的艺术本质得以显现,以此实现了中国新诗蜕变的关键一步,即从诗外到诗内的回归。主体介入的自觉、自我意识的弘扬以及个人主观情绪的书写等都是朦胧诗对当代诗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朦胧诗作为新时期文学中第一只报春的燕子,其所继承和开启的现代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某种经典和范式效应。诗歌的实验潮流悄悄地诞生和崛起,形成了被人们称为"第三代"或"新生代"的诗歌新潮,实现了对朦胧诗的又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9.
10.
20年前,朦胧诗在争论中登上诗坛,渐渐地便以挡不住的魅力征服了众多读者,造成了一个朦胧诗流行的时代。它具有无所顾忌的人格魅力,自我表现的思想魅力,含蓄幽深的艺术魅力,观念更新的审美魅力。它的崛起与发展,不仅对诗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整个文坛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