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5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教育   28322篇
科学研究   1696篇
各国文化   709篇
体育   2805篇
综合类   1807篇
文化理论   318篇
信息传播   388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1296篇
  2014年   2942篇
  2013年   2525篇
  2012年   2945篇
  2011年   3324篇
  2010年   2932篇
  2009年   2922篇
  2008年   3313篇
  2007年   2577篇
  2006年   1960篇
  2005年   1872篇
  2004年   1837篇
  2003年   1477篇
  2002年   1143篇
  2001年   956篇
  2000年   772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价值追求,而社会文化场是培育民族精神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文化场视域下研究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以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研究领域,主要有:优化政治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支柱;优化经济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培育物质根基;优化生态文化,稳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保障。要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让伟大民族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和民族力量,就得使这三个主要领域齐力推进、相互助力。  相似文献   
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目标、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尚显稚嫩,其突出表现是学科知识缺乏独立性。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沿着目标→困境→出路的逻辑线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主要观点:1)特色鲜明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该目标达成所倚赖之原动力是实践内容的相对独立;2)边界模糊是阻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保持特色鲜明、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致因;3)反求诸己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打破边界模糊困境、实现特色鲜明目标的出路。如此,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方能因获得独立性而有成长壮大之可能,才有希望摆脱学科依附阴影,乃至问鼎显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师范院校承担着准教师"出口"的重要使命,学校应从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健全、教学质量反馈的强化、教学质量激励改进的落实、教学管理竞争及创新机制的引入等方面,探索师范院校教学质量保障运行体系的建立,以期达到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是一部优秀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涉及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自治地方概况、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宗教等多种学科。文章试从选题、查选、编排等方面对《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进行评价,论证其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6.
7.
8.
《体育师友》2018,(2):61-63
将朝鲜族和汉族、其他少数民族体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不同民族不同项目间的差异性,有针对地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作为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瑜伽现代化过程中精神实践的认知转向与推广模式转型及其影响。瑜伽在传统文化环境中是印度本土宗教中实现宗教目的的修行方式,是传统哲学中达到自我完满状态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离群苦修达到“梵我合一”的手段。在现代化过程中,瑜伽通过融合心灵哲学、引入世俗目标、融入现实生活等方式实现了精神实践的认知转向。在现代瑜伽推广过程中,通过增强主体的多元性、形式的时代性、内容的功能性等方式实现了推广模式的转型,为世界“瑜伽热”提供助力,也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川端康成的创作一直着力于日本人感受自然、崇尚自然的精神实质,即使面对战后人心涣散、人性扭曲的日本,他也将这一精神实质延续下来,希望战后的日本回归人类生命原初阶段大自然与人类融为一体的和谐。他将战后已经"死去"的日本描绘的自救之路即重获感悟自然的能力,在人生与人情方面达到与自然的谐和统一,恢复人类本来的面目和生命原初的自信,摆脱战争带来的心理的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