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正>在众多有关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中,《哲学的慰藉》是比较特别的一本。作者阿兰·德波顿为我们介绍了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响当当的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作者诉诸"哲学的功用——给人生以慰藉"这一独特视角,希望能以此拉近哲学与普罗大众的关系。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公民陪审法庭以渎神罪起诉苏格拉底。面对公诉人的非难,这位大哲学家宁愿搭上性命,也绝不讨好失去理性的民众陪审团。这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2.
正微言语乌云满天,透出霞光,我还有希望;青山遥远,依稀看到,我还有梦想。微言语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心烦时,记住三句话:1.算了吧。2.没关系。3.会过去的。微言语一生当中,常常会遇到某个人,他打破你的原则,改变你的习惯,成为你的例外,然后岁月流经,不知不觉中,他变成你的原则,成就你的习惯,这就是一种牵绊。  相似文献   
3.
自己说了算     
英伦才子德波顿说过一句话:“对失望最好的反击之一,是很多事情正在进行。”什么意思呢?你看,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评价,有的评价表示对我们很失望,那怎么办?你说:“那就更努力把事情做好啊。”这不现实,我们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如意。  相似文献   
4.
儿童被我们的文化所塑造,又被我们的艺术所想象。有关儿童教育的理念,是否应该意识到某种人性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存在?蒂姆·波顿是当代好莱坞电影界极具个性的导演,其电影具有明显的作者特色而被称为"蒂姆·波顿式"电影,同时这还是位一线票房导演,在当代文化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作品或者呈现"儿童"的世界,或者从"儿童"的视觉看世界,为我们的儿童理念提供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领域的业内人士看来,未来25年,互联网将进入的新时代——场景时代。这个时代是建立在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定位系统这五大原力之上的整合式体验——它可以是一个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服务,还可以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的"私人助理"。在歌德的巨著《浮士德》里,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约定:梅菲斯特作为浮士德的仆人,会满足他生前一切愿望,到浮士德死后,梅菲斯特可以得到浮士德的灵魂。浮士德开始了他的世俗追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电脑》2010,(7):113-113
作为风靡了145年的童话书,《爱丽丝梦游仙境》被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波顿重新演绎,前不久搬上大银幕后,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观影浪潮。  相似文献   
7.
爱书之人读书如同行山,穿越陡峭或蜿蜒的山间小径,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才能看到远方美丽的风景。我们常常会为足迹的重叠而欣喜,因为寻觅与分享,是读书最大的愉悦。《身份的焦虑》是英伦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在2007年翻译成中文出版的作品。此书中,德波顿将身份焦虑的起因归结为五种: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和制约因素;他也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  相似文献   
8.
魏砚雨 《文教资料》2013,(36):76-78
本文以《僵尸新娘》动画中两位新娘的角色形象为分析对象,从角色形体的塑造、角色的服饰设计、角色的色彩运用、空间色彩的运用等方面,对蒂姆·波顿的角色形象塑造、角色形象风格设计和故事叙述方式进行探讨和分析,对处在迷茫阶段的中国动画如何走出困境提出想法.  相似文献   
9.
田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154-155,168
好莱坞著名导演蒂姆·波顿以其哥特风格独树一帜。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集中展示了波顿的个人特色。影片承袭了经典童话叙事结构,又不乏波顿对经典作品的戏仿和波顿一贯的哥特元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哥特与幻想充分融合,充分展现了蒂姆·波顿的导演风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