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段是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的重点,“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物”就如同它的两条腿。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两条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拐脚”:教师们往往热衷于“言之有物”的设计,而忽略了“言之有序”的教学。仅仅“有物”,纵然丰富,那也只是一盘散沙。“言之有序”,是学生特别缺乏的思维训练。下面就以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为例,谈谈在中年级的自然段教学中特别需要关注“言之有序”教学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学插叙     
教学理念叶圣陶先生强调:写作系技能,凡技能均需练习,写作能力提高,在乎练。这里的"练"不是只重数量不顾质量的盲目练习,而是指一方面要让学生自由、放胆地高频率参与写作活动,一方面要注重教给方法,引导其有章有法,循序渐进地参与练习,获得提高。二者兼顾,学生方可得其法,成其文。本案教学目标明确,即通过复习课文《凡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3.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人教版必修四杂文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美国哲学家弗罗姆。课文共十个自然段,三千多字,是融哲学、心理学于一体的议论文。作者专业而理性的分析让我们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有了更深沉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更能体会此文思想的深度。考虑学情,学生已是高二,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已经相对熟悉,分析起来难度不大。而此话题又能让学生觉得熟悉并且有话说,虽然某些观点较为陈旧,但正因此让学生能够有所创新发挥。我相信这堂课定会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4.
瑞雪     
本文描绘了美妙的雪景,写出了作者对于雪的深切的体味,感受独特。特别是第二自然段,以拟人手法写雪,赋予了雪以人性和灵性。其语言流畅优美,情思飞扬,文采斐然,富有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检查预习时,我一改以往接读课文的方法.告诉学生愿意读哪一自然段.就可以站起来读哪一自然段。一开始寥寥几人,后来个个跃跃欲试,直至最后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留给学生最大的选择空间,却激发了他们最浓厚的读书兴趣。教学过程中的大胆尝试与创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艳 《山东教育》2011,(25):33-34
又学完了一个单元。这组课文连续有三篇都要求背诵,学生好不容易背过了《北大荒的秋天》和《西湖》这两课,今天又把《拉萨的天空》一课学完了,我说:"这一课课后习题也要求背诵。"孩子们一听立刻像被霜打了似的无精打采地念叨着:"啊,还——背?"我只好又苦口婆心地从背诵的意义方面对其教育一番。孩子们也只好很无奈地背  相似文献   
7.
简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从头绪众多、内容纷繁复杂的语文教学中走出一条简单、简朴、简约之路,需要智慧、胆略和责任。笔者结合最近听到的几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言的积累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不少小学生能熟练地背诵许多成语、名言名句。  相似文献   
9.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攀登天游峰下山时邂逅一位年届七旬的扫路人,被他那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感染,与老人相约30年后再去拜访他.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决定把朗读课文、感悟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教学重点,设计了三重对话.  相似文献   
10.
上《珍珠鸟》一课时,我准备请学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我环视四周,发现坐在教室左边的一位男生似乎心不在焉,便指名让他起来读。结果,他读得磕磕巴巴,声音也极小。读罢,我问他:“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他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不太好!”我拍拍他的肩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