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篇自读课文,文意极易把握,但其间优美的言辞和鲜明的情感令人叹服.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是教师应思考的主题.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充分发挥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理念的启示下,我突发奇想:演,让历史再现!于是"编短剧,让历史重演"的教学构想就这样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递藏经历     
《寒食帖》一问世,就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此后一直受到历代收藏家的珍视。但到了近代,这幅旷世佳作的经历可谓是惊险不已。清咸丰年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收藏在那里的《寒食帖》差一点儿被烧毁,一端留下了火烧的痕迹,后来流落民间,被广东一位叫冯展云的人所得。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扩大和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学生主动质疑并深入研读文本、多方面交流对话,自己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于是,"学生质疑型"课堂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师探索和研究的课堂形态。但是这种课堂形态并不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所以老师们在尝  相似文献   
4.
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读后都会有很多感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是读后感。我经常听同学说,写人、记事,跟着事情跑,好写!可是读后感,写起来总不那么顺手。写读后感真的很难吗?其实呀,细细琢磨一则读后感,它就像1+1一样简单!请看一篇例文一前些天,我反复读了《100个母爱  相似文献   
5.
一、以表达本位来教,如何解读这篇课文?1.从表达本位角度解读课文中的语文表达本位不等于只教表达,更不是拿阅读课来教写作,而是以特殊的思维方式来教语文,即以为什么的思维来看课文是什么。《圆明园的毁灭》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文专题为民族精神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7,(39):14-14
在清朝末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仍然保存了相当多遗址。不过,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曹丽娟的一份调查报告却显示,圆明园园内这些保存下来的遗址,已有37处消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特约嘉宾:陈成龙(福建省特级教师)挑战方:泉州一中组稿:谢贵荣陈小喜作文:陈灿利郭蔚臻应战方:福建师大附中组稿:陈琳作文:吴凌畅陈沙主持人命题:兴建于清康熙末年的圆明园,在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的100多年间,以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汇江南名园和西式园林之美景于一身的迷人特质,驰名海内外。  相似文献   
8.
向动物学习     
正动物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是我们的老师呢,人类很多发明,就是从动物老师那里学来的。今后,我们更要向动物老师好好学习,模仿或复制它们身上的优点,做出更多更实用的发明作品。借鉴特殊技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和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长期僵持的局面,用氯气攻击对方,结果使5万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场上大量的野生动物也未曾幸免,相继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9.
王开玺 《寻根》2010,(4):20-27
<正>1860年10月18日、19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以极其野蛮的手段焚毁,今年是圆明园被劫、被焚150周年纪念日。而自1860年上溯151年,即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则恰恰为圆明园的建园之年。如此算来,圆明园建园已有301年的历史了。虎踞龙盘,物华天宝  相似文献   
10.
颐和园     
秦雷 《寻根》2005,(1):71-78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重建,面积达290多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是现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之一。一部颐和园的盛衰史,堪称是中国近代数百年沧桑变幻的缩影和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