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18096篇
科学研究   972篇
各国文化   156篇
体育   484篇
综合类   618篇
文化理论   176篇
信息传播   290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568篇
  2015年   1225篇
  2014年   2725篇
  2013年   1514篇
  2012年   1765篇
  2011年   2076篇
  2010年   1968篇
  2009年   1701篇
  2008年   1933篇
  2007年   1337篇
  2006年   1061篇
  2005年   876篇
  2004年   744篇
  2003年   509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奋斗     
奋斗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奋斗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奋斗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奋斗是一种发奋图强的力量,像炼金的岩浆,滚烫滚烫,让我们重拾乘风破浪的豪情与勇气,不屈地与命运抗争。唯有奋斗,方能铸就灿烂与辉煌的未来。奋斗,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身陷囹圄的司马迁受尽侮辱,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垮,而是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2.
3.
咸丰、同治年间,郑献甫遭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在"两广"地区躲避战乱。他的诗文记录了乱世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千疮百孔,对自己"流亡"的人生经历呈现出"不幸"和"幸运"的双重情感认知。从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考察郑献甫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乱世不仅使他的文学创作、个体情感发生变化,而且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闲雅向"志士之诗"转变。郑献甫长达十年的避乱生活对"两广"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练笔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小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也是小学语言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写作讯息、创设活动,整合现有资源,学会耐心倾听,有意识地引发学生产生写作的期待和倾诉的欲望,让小练笔成为孩子轻松的心灵之约。  相似文献   
5.
6.
7.
《大公报》是解放前一张很有影响的民办报纸,本文着重介绍了创办人英敛之的生平及初创时期的大公报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9.
晏阳初博士是国内外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终其一生为民族再造执著奋斗,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他与众多的奉献者从事农村平民教育,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光彩夺目的教育理论,而其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民本思想以及对国家意识的培养等都闪耀着恒久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