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01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95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掌握傣族与汉族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汉族与傣族中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速度素质方面,汉族男生优于傣族男生,傣族女生则优于汉族女生;在耐力素质中方面,13岁这个年龄段傣族男女生均优于汉族男女生,14、15岁则汉族男女生优于傣族男女生;力量素质方面,傣族男女生总体上优于汉族男女生;柔韧素质方面,汉族男女生优于傣族男女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探讨了汉族民间信仰与儒、释、道之间的关系。认为 :一 ,由于儒家在汉族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汉族民间信仰形成了一切讲究实用、利用更甚于崇拜的独特文化个性。这是汉族民间信仰长期滞留在较低级的宗教形态中的原因。二 ,汉族民间信仰与佛、道之间长期的双向交流 ,使得汉族民间信仰虽已趋向衰微 ,却又得以顽强地存活下来 ,始终未能被人为宗教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美"是黎族称呼汉族的汉语音译,它最早源于黎族对临高人的称呼,临高人称母亲和特定女性为"美",并产生了大量以"美"贯首的临高人地名,黎族据此称临高人为"美"."美"在黎族的语境中是指与"我"不同的先进的人或先进的群体,后演变为对汉族的固定称谓并延续其寓意.由于汉族文化具有先进性,使其在黎族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推手,黎族社会由此产生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调查我国北方地区汉、回、蒙古族健康人群MBL基因ExonⅠ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情况,检测其血浆MBL含量,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检测MBL基因点突变频率;用MBLOli-gomer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MBL含量。结果:健康汉族人该基因突变频率0.23,血浆MBL含量均值1.99±1.50mg/L,二者负相关(r=-0.62);回族人突变频率0.15,MBL含量均值3.40±2.55mg/L,二者负相关(r=-0.67);蒙古族人基因突变频率0.18,含量均值2.52±1.95mg/L,二者负相关(r=-0.64)。结论:健康汉、回、蒙古族人MBL基因54位密码子点突变频率与其血浆含量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疆6所高校的汉、维族成教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对汉、维族成教学生身心健康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疆汉、维族成教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总体无显著差异,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维、汉族成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具特点,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存在差异;汉、维族男女成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彝族、苗族及汉族杂居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抽取杂居区初中生彝族、苗族260名,汉族被试800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调查。结果为:1.杂居区彝、苗和汉族初中生的平均分低于常模,呈差异异常显著的总趋势。苗族部分结果与总趋势不符合,可能是苗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差异造成的。也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2.彝、苗族初中生的平均分与同一地区汉族初中生基本无显著差异。3.在贫困的杂居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盲目地按照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针对杂居区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和形式,建立适应于各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汉、藏族中学生心理应激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汉、藏族中学生心理应激源的特点,以成都市民族中学和西藏中学初一至高二汉、藏族中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测量,以从中探寻汉藏族中学生心理应激源的差异,从而对症下药,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源的性别差异和民族差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其前身是华夏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汉民族在人口数量、民族源流、民族分布上表现出以上三个特点:数量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发展过程中一刻也不停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成份,使汉族成为一个多源合流的民族;由原来分布的黄河中下游向四面八方扩展,最终形成了中国主要在黄河流域农业发达地区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世界各国散居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迁徙来了不少山西汉族农民。他们开荒种地,重建家园,在村庄的命名上沿用了晋北汉族习俗,“犋牛”村名的产生即为例证。结合清代文献及山西方志来分析,“犋牛”的含义应是指开垦土地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