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广彦 《收藏》2001,(7):26-27
古代瓷器是中国传统收藏的大项,也是当代收藏爱好者十分重视的投资项目。在明清官窑瓷器价位猛烈扬升的今天,如何估计明清民窑青花瓷器的价位走势?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四个方面的意见,供爱好古瓷器的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张绍斌是个怪人,不太愿意跟人交流,只沉醉于自己的创作世界中。有人说,张绍斌很特别,他对待作品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好的不舍得卖,烧坏了就砸掉,几天几夜吃不下睡不着。也有人说,张绍斌很真,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作品,是一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4,(2):147-147
2013年12月28日,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吴山通宝古玩城迎来近50位来自江浙、北京、上海、陕西、山东、河南、湖南、海南等地的高占瓷收藏家、私人藏馆的馆主。主办方对各窑口实力派高古瓷鉴藏高手携带的代表性藏品,在该古玩城鉴赏馆集中展出。此次其展出高古瓷精品百余件(如图)。同期还举办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刘志国 《收藏》2010,(3):34-35
20世纪初,河北巨鹿古镇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宋代磁州窑瓷,西方对磁州窑瓷的收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而刺激了磁州窑仿品生产,当年的一些仿制品至今仍被陈列干国外博物馆内。50年代,周总理提出恢复五大名窑生产,为此彭城陶瓷研究所成立了仿宋瓷小组,烧制了一批磁州窑仿古瓷产品。  相似文献   
5.
王洪鹏 《百科知识》2011,(20):30-30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件展品被摆在了显著的位置,它就是国家级文物北宋耀州窑出品的青釉提梁倒灌壶。其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繁缛华丽,是耀州窑古瓷中的代表性器物。该壶通体施以淡青釉色,富有光泽,釉下刻花。壶身为圆形,造型像一个倒置的团柿,腹部雕有三朵盛开的牡丹,其下有仰开的莲花瓣。  相似文献   
6.
正谈古诗、论茶道、赏古瓷、抚古琴、品古曲……聊起这些共同的话题,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二(4)班的郭莹洁和马一涵侃侃而谈,令人对古风古韵的传统文化不禁愈加神往。诗词寻趣韵无穷马一涵和郭莹洁都是古诗词的忠实粉丝,最近两人都迷上了综艺节目《中华好诗词》,几乎每期必看。坐在电视机前,和参赛者一起抢答,不仅检验了自己的水平,而且增长了许多古诗词知识。遇到比较喜欢的古诗,郭莹洁总是先记下一两句,抽空再到网上搜索,一定要把整首诗背诵下来才安心。郭莹洁从小就喜欢古诗词。小学  相似文献   
7.
高学训 《收藏》2006,(5):142-145
新世纪头五年回望:古瓷市场冷乎热平? 回顾新世纪头五年,有人提出:国内艺术品市场份额出现了国人始料未及的变化,即书画投资高“热”,风起云涌,大有让人“看不懂”的势头。而相对于书画的火爆场面,  相似文献   
8.
刘昕 《收藏界》2012,(6):51-53
广义上的"仿古瓷",指后朝仿前朝的制式瓷,过去古董行把仿古瓷分两类,将本朝的仿古瓷,叫"新仿旧";将前朝仿再前朝的,叫"旧仿旧"。一般都承认"旧仿旧"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并一致认为"新仿旧"收藏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9.
1958年“大跃进”时,景德镇有一位古瓷专家成功地烧制出了十分接近于宋代汝窑生产的瓷器。上海市委交际处直接向这位专家定制了一套36只的“九龙杯”。“九龙杯”刚刚交货,这位专家就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因此,这套“九龙杯”就成了绝品。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3,(11):112-125
这一组珍贵的古陶瓷展品是古雅社几位收藏同仁为11月初于北京举办的“中国艺术力场”暨《收藏》创刊20周年庆典而精心准备的,展出的陶器来自五千前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和齐家文化,而瓷器选自晋、唐、宋、元时期的越窑、定窑、鲁山窑、耀州窑等古代重要窑口,时间度五千春秋,地域跨黄河长江。此展把不同时期、不同材质、不同产地、不同文经背景的古代遗物按造型或其自身的某种艺术手法串联起来,力图将数千年间始终存在于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的原初的艺术理念的演变脉络显现出来,使读者借以体悟古人生活中的艺术和生活中的激情。这也是我们给这个展览专题取名“原初之美”的原因。这样的初衷也正契合“中国艺术力场”所倡导的“用简单力让初心回归,让艺术减负,让生活反璞归真”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