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相声”一词的由来
摘    要:相声从清朝同治年间兴起,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在相声中有两个基本段子,一段叫‘学四相”,即指学大姑娘、老太太、哑巴和聋子四种人的动作;另一个叫“学四声”,也就是学山东、山西。北京城里、北京城外四种人的声音。“相声”二字,就是“学四相”和“学四声”的尾字合成的。第一代相声艺人朱绍文,原是京剧丑角,那时清廷是室接连死人,戏园子不准演戏,只得改行。他的相声很简单,在街头搭个布棚子,或者用白沙子画个圈当场说起来。后来,朱绍文收了个徒弟,两人合说,这就形成了现今常见的一逗一捧的对口相声。“相声”一词的由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