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逃离与复归:论乡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引用本文:孙波,杨清溪,柴若冰.逃离与复归:论乡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J].教育科学论坛,2024(5):36-39.
作者姓名:孙波  杨清溪  柴若冰
作者单位: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区矫正人员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SZ201002);
摘    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消费主义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乡村留守儿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征为,在强大的城市文化的吸引之下,乡村留守儿童在积极融入城市而疏离乡村过程中,在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对抗之下,乡村留守儿童既无法融入城市文化,又难以再次回归乡村文化,成为无根的人。同时,在热闹的城市与安静的乡村的生存环境中,留守儿童常年在父母关爱缺失、社会关怀不足的情况下,情感上表现出“荒漠化”,成为最熟悉的“异乡人”。与城市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在乡村非结构化的教养方式主导下,大量留守儿童成为“自由人”,导致乡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一般。据此,提出增进乡村文化认同、父母情感关怀出场以及实行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结合的教养方式,以期能够促进乡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 键 词:乡村教育  乡村留守儿童  文化境遇  教养方式  生存状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