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多元解读《孔乙己》
引用本文:袁文天.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多元解读《孔乙己》[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作者姓名:袁文天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保城乡初级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85
摘    要:《孔乙己》一文中塑造的是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介书生,是一生苦读却未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而进入仕途的"失败者"缩影。我们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探讨本文的主题时,学生喜欢自觉不自觉地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强烈的抨击,指出它是如何毒害知识分子。学生会普遍认为是科举考试惹的"祸",祸国殃民。然而,笔者认为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这样的理解并不应该成为文本阅读的主流,至少不能全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对这篇小说的解读还应该着眼于文本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够用发展的观点去解读文学作品内容,挖掘其作品新的内涵,是当下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的切入点。现结合教学中的体会从两个方面谈谈《孔乙己》的多元解读。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