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列宁晚年的反腐败思想及其历史启示
引用本文:肖乾利.论列宁晚年的反腐败思想及其历史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1996(4).
作者姓名:肖乾利
摘    要: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逐步实施,经济管理体制也相应改变,使党和国家机关逐步滋生了腐败问题.当时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贪污受贿,工作上的官僚主义,组织上的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生活上的奢侈堕落;这些问题成为列宁晚年十分关注和忧虑的重点对象之一,他的最后两篇著作《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以及,《给代表大会的信》这个著名的遗嘱中所涉及的反腐败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现实指导意义.一、列宁阐明了反腐败的迫切性列宁指出反腐败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大事.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摧毁了旧沙俄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苏维埃虽然在纲领上是通过劳动群众来实行管理的机关,而实际上却是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群众实行管理而不是通过群众来实行管理的机关”①.正是由于不是由全体人民,只是由一部分人作为社会的代表来管理国家,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弊端,尤其是官僚主义,加上俄国本来存在着广大的小生产者这种深厚的孳生官僚主义的社会阶级基础,正是这个意义上,列宁把当时的苏维埃俄国称为“带有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