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12:孙中山力行社会变
引用本文:刘小宁.1912:孙中山力行社会变[J].档案与建设,2016(9):40-42.
作者姓名:刘小宁
作者单位: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18
摘    要: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即根据孙中山的命令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法令,其核心就是革除中国的陈规陋习. 剪发辫 中国自秦汉至宋明,男子均束发于头顶.自清兵人关后,强令男人剃发、留辫子.这种发式已成为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讥为“豚尾”或“半边和尚”.孙中山留学海外多年,接受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认为,男人头上拖下一根长辫,是清朝贵族奴役汉族人民的标志,是封建习俗的残余,男不男,女不女,既不雅观,也不方便,更不卫生.20世纪初叶,中国一些接受西方新思想的青年学子,早已经剪去了这根又大又粗的辫子,但在公开场合还是有所顾忌的,毕竟中国还是大清王朝的天下.孙中山本人长年在海外奔波,与清王朝彻底决裂是在1895年12月.这个月,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为躲避清军的搜捕,由广州辗转顺德至香山再到澳门,然后抵达香港,最后转赴日本.就在他躲避追捕的过程中,孙中山剪去了这根象征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辫子.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