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释"繁阳之金"--兼议古人佩剑的人文内涵
引用本文:甑斋.重释"繁阳之金"--兼议古人佩剑的人文内涵[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3):37-40.
作者姓名:甑斋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历史系,河南,商丘,476000
摘    要:1974年出土于洛阳的“繁阳之金”青铜剑铸工精巧,装饰华美,尤以其从部四字铭文,令人注目:其一,先秦古繁阳有二,究竟应为何处;其二关于“金”的真正含义;其三,衣冠带剑的具体功用。据考证,所指繁阳当是南繁阳,地点在今河南新蔡县以北,当时是经济要地,地理位置重要,属兵家必争之地;剑铭中“金”字的含义当指兵器,“繁阳之金”应释为繁阳所铸之剑;衣冠带剑有相当的功用,即表身份、封爵及出使访客时带剑。此外古人带剑还具有礼治和修身养德方面的意义,表现了剑除有与戈、矛等古代兵器共有的兵器属性之外,还有其特有的非兵器属性。正是这一属性,使得春秋战国间带剑之风十分盛行。

关 键 词:繁阳之金  佩剑  青铜剑  洛阳  剑铭  礼治
文章编号:1008-2662(2002)03-0037-04
修稿时间:2001年9月11日

A Re-interpretation of "Gold of Fanyang"
ZENG Zhai.A Re-interpretation of "Gold of Fanyang"[J].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2002,18(3):37-40.
Authors:ZENG Zha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