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本原性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俞昕.“本原性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杂志,2006(2):15-18.
作者姓名:俞昕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313000
摘    要:1 "本原性问题"的含义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往往只是一个(数学)方法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问题则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能力. 我们的"问题教学"中许多问题都是老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并且具有完整、正确的解决程序和方法,所以,学生的提问也就只能是师生之间的"问答",缺乏创造性和想象能力. 这种"问题教学"情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只能是解题能手或巧匠,而不可能成为开创者或领路人.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正是为打破这种"问答式"的"问题教学"方式而提出并经由实践初步证实的一种理论和实践上的尝试.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自然生成的原发性问题,它驱动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生成性教学,是学生认知场域和教师认知场域之间的碰撞、交流、拓展、提升的一个动态过程,是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一条有力的教育渠道.

关 键 词:数学课堂教学  本原性  “问题教学”  理论和实践  应用  高中  提出问题  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  精心设计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