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手机》的传播学解读——兼议电子对话式传播及其与真实交流的关系
引用本文:张华.《手机》的传播学解读——兼议电子对话式传播及其与真实交流的关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1):7-10,85.
作者姓名:张华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传播系,甘肃张掖,734000
摘    要:电视剧《手机》以虚构叙事文本反映了手机对人和社会的巨大影响,描绘出当代社会媒介大发展和人际关系疏离、传统价值观念滑落之间的因果关系图谱。如果将新媒介的考察纳入到勒纳"社会演进三阶段"的谱系中就会发现,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应用的确表征着社会进步。但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介入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人际传播形态的电子对话式传播,而后者的显要特征是人际传播"非在场性"的出现和"感觉上的可靠性"的下降。这虽然影响着人际传播的效果,但判断人际传播能否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标准是个体间"自我属性"的相遇,而非传播媒介的应用及其先进与否。

关 键 词:手机  人际传播  电子对话式传播  自我属性  心灵交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