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机协同教学:基于虚拟化身、数字孪生和教育机器人场景的路径设计
引用本文:黄荣怀,刘德建,阿罕默德·提利利,张国良,陈莺,王欢欢.人机协同教学:基于虚拟化身、数字孪生和教育机器人场景的路径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23(6):4-14.
作者姓名:黄荣怀  刘德建  阿罕默德·提利利  张国良  陈莺  王欢欢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智能社会加速演进,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正引发教育组织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教学实践转向教师智能和机器智能的互补与融合,人机协同教学将成为未来主流教学方式,以适应智能时代个性化、高效率、包容性和多元化教学需求。为释放人机协同教学潜能,推动其安全有序发展,本研究基于“计算机作为社会行动者”理论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探索实践,分析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混合空间中人机协同教学的典型形态,界定人机协同教学的内涵和关键场景,构建人类教师与教育机器人、虚拟化身/代理和数字孪生有机联动的人机协同教学框架——iSTAR。该框架将人机协同教学的实践层次分为人使用机器、基本人机协作、双重人机协作和复杂人机协作四个级别,强调以人为本妥善规划人机协同教学路径,包括从数据采集到人机交互的全流程合理设计,机器使能规范、伦理与数字素养保障,以及社会实验驱动的技术准入、场景规范和影响评估等,以期为智能时代人机协同教学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行动指南。

关 键 词:人机协同  协作教学  虚拟化身  数字孪生  教育机器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