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学形象的“似与不似”探讨
引用本文:王天时.文学形象的“似与不似”探讨[J].商洛学院学报,1997(1).
作者姓名:王天时
摘    要:形象塑造是艺术创作的中心和重心。如何进行形象塑造,我国历代文论、画论对此论述颇多。明王廷相《与郭介夫学士论诗》说:“夫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粘着”。是说意象来自生活,但又不是照摹形貌,而要虚构,“摆脱形模、凌虚结构”,使“象”中有意,和原来的物象构成差异,但又不全然无关,而是不即不离、不粘不脱的关系。清唐彪《读书作文谱》指出:“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说岳全传》的作者清代金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