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音乐审美偏离的心理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郑茂平,张大均.音乐审美偏离的心理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77-85.
作者姓名:郑茂平  张大均
作者单位:[1]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市400715 [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市400715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音乐审美心理研究”(08JHQO007),项目负责人:郑茂平.
摘    要:从上个世纪中叶起,大量研究发现音乐审美偏离是音乐审美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音乐审美者的一种心理适应性表现。卡尔·西肖尔(CarlE·Seashore)提出了“偏离原则”,从美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但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内在心理机制国内外学界还缺乏研究。另一方面,时间心理学对音乐审美偏离相关的时间偏离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积累了相关成果。本研究借鉴时间心理学相关的研究范式,用两个实验四种作业,探讨了音乐审美偏离作为适应性存在的内在心理机制及其表现特点。结果发现:(1)音乐审美偏离现象的内在心理机制与审美者的时间内隐表征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表征动量条件下音符时间内隐表征存在并具有方向性、方向一致性、强度性;(2)影响音乐审美偏离现象有三种因素:音符方向特性、音符运动特性、音符动量特性;(3)音乐审美偏离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且与审美者的认知密切相关,表现出内隐的“认知可渗透性”特点。

关 键 词:音乐审美  审美偏离  音符时序  时间内隐表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