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诗意”的历史能动性——论《乾隆英使觐见记》的中国形象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文学院
摘    要:《乾隆英使觐见记》为1793年英国访华使团钦使马戛尔尼的访华日记,作为使团来华的见闻实录,该文本是此事件的核心文本,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该文本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但中国形象的"诗意性",不仅是历史文本中一种客观存在的虚构因素,而且具有能动性,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推动力量。正是由于这种文学性的存在,才使历史文本得以书写,并被接受而成为历史,并且潜移默化地塑造和改变着中国形象,乃至世界文化和历史进程。

关 键 词:《乾隆英使觐见记》  马戛尔尼  中国形象  新历史主义  后现代

Poetical Historical Motility:on the Image of China in An Embassy to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