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案例”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方明月.浅谈“案例”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1).
作者姓名:方明月
作者单位: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
摘    要:<正> 法学课程表现为理沦性强、浯言规范、内容枯糙、抽象难以掌握等特点。所以,既要准确地将法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原则、规范传授给学员,又要激发学员学习法学课程的积极性,就有必要借助于“案例”来帮助学员理解、消化法律规范及适用等问题,进而做到运用法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增加教学效果,教学水平,本文就“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案例”在法学教学中的地位 1.通过“案例”分析,较好地处理了认识与实践、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无论教师的作用有多大,对学员的学习来说毕竟是外因,积极主动的“学”才是内因。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员的“学”才能起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引导学员积极动脑,主动提出问题,肘其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所学知识的巩固,是非常重要的。 2.通过“案例”,较好地处理了信息的输出与反馈的关系。 我们常常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学不仅需要输出信息,更需要信息的反馈。目前,许多部是采用“填鸭式”和教学方法,即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学员视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管学员听懂没听懂,理解没理解,只知向学员灌输知识,无视学员的主动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只是信息的传递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