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探析《论语》中“孝”观念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
引用本文:付欢欢.探析《论语》中“孝”观念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J].华夏文化,2018(1).
作者姓名:付欢欢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摘    要:正中华文明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孝"观念亦是如此。"孝"字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中:"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舜以孝行感化家人,从而使家庭和谐。《说文解字·老部》将"孝"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指善于奉侍父母的人。最初,"孝"体现为对祖先的崇拜。《礼记·坊记》记载:"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修宗庙,敬祀事,使民追孝也。以此坊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