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假如“丑小鸭”不是“白天鹅”
引用本文:王淦生.假如“丑小鸭”不是“白天鹅”[J].甘肃教育,2014(17):125-125.
作者姓名:王淦生
摘    要:正童话应该说是一种最美丽、最单纯的文体。透过孩子们纯净的双眸,童话会折射出水晶般清新可人的光泽。可是当它被添加进过多的成人的诠释,使得美丽的童话变成某种观念的图解,甚至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形象化的教材后,原本纯净的童话便会被渐渐异化成一种具有教化色彩的寓言,从而失去它本应具有的魅力。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文学作品(尤其是孩子们看的童话)在每个读者面前焕发出它自身所特有的"天然去雕饰"的原始的魅力?

关 键 词:道德教育  文学作品  天然去雕饰  教育工作者  人文关怀  未可限量  于斯  “天鹅”  本体意义  较差者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