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日产业转移及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研究视角陈 楠,刘学敏,长谷部 勇一.中日产业转移及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15).
作者姓名:——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研究视角陈 楠  刘学敏  长谷部 勇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横滨国立大学 国际社会科学府,横滨市 -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碳排放清单编制方法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开发与示范”(2011BAJ07B07)“城镇碳排放技术清单编制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2011BAJ07B07-2)。
摘    要:内容提要:本文采用改进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及结构分析法(SDA),根据净出口消费指数及垂直专业化率,分别测算了1995-2011年两国污染产业的转移情况,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及垂直专业化率与“隐含碳”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并未成为“污染者天堂”,日本主要向中国转移了化工业、采掘业、其他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及机械设备制造等高、中碳产业,中国则向日本转移了木材加工业、其他制造业等中碳产业及大部分低碳产业。在影响因素中,能源使用效率及中间技术效应减少了“隐含碳”的排放,贡献率分别为-170.12%及-6.37%;规模效应及结构效应促进了“隐含碳”排放,贡献率分别为158.06%及39.54%。中国垂直化率与出口“隐含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垂直专业化率每增加1%,出口CO2增加0.974%。

关 键 词:贸易“隐含碳”  结构分析  产业转移  垂直专业化率
收稿时间:2015/11/9 0:00:00
修稿时间:2016/7/2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管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管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