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的正名思想新义对以德治国的启示
引用本文:赵云红.孔子的正名思想新义对以德治国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7(4):9-12.
作者姓名:赵云红
摘    要:孔子将名实关系问题的研究引进到社会政治伦理领域,指明了先秦名学的核心问题。孔子希望通过正“名”的责任和义务,以正政,正伦理,实现“民无讼”的大同社会。正名的宗旨是建立一种公认的是非真伪的标准,其关键是正君心,实行德治,建立德主刑辅的一种高效的管理机制。面对当今社会中种种不道德行为,在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我们应吸收孔子正名思想中合理的积极因素,加强道德建设,从而唤醒一部分民众内心已经泯灭的道德良知。

关 键 词:孔子  正名思想  以德治国  忧患意识  道德建设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