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弹拨时代敏锐的神经——读《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
引用本文:董小玉.弹拨时代敏锐的神经——读《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J].宜宾学院学报,1998(3).
作者姓名:董小玉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教授
摘    要:<正> 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过程中,作为时代敏锐神经的“艺术文告”——报告文学,有过令其任何文体都无法比拟的辉煌.这一时期里,每一次较重要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突破,都有报告文学作为先导而出现.例如《哥德巴赫猜想》和《小木屋》带动了重新评价知识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国的“小皇帝”》、《黑色的七月》促使人们重视教育改革;《伐木者,醒来!》、《中国的水污染》等,向人们展示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提出的严重挑战,警示人们关注“绿色主题”.然而正如报告文学作家乔迈指出:“成功容易掩盖矛盾.……醉眼陶然中没有做好继续发展壮大的准备.理论尤其贫弱.偌大中国,有几个算得上是远见卓识的报告文学理论家?我们的理论家大多是在研究小说之余揭示涉猎一下报告文学,大多又是就事论事”,这种理论与实际相悖的状况,有碍于报告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